第16章 4:儒家(2 / 2)

生死劫,佛門記載,多見於道家,後來佛門和道家融合,有“三災,九難,十劫”的說法,過則成仙成佛,不過魂飛魄散,永不超生。

袁賀親眼目睹生死劫,如今王逍遙已經成仙,不過在仙家典籍上沒有名字,至高者為陸地神仙,成就儒家修宗第一人稱號。

“風秀英,你們道家輸給儒家了。”道家上善若水,袁賀哈哈狂笑道。

“佛家又何嚐不是。”風秀英挖苦道。

剛才二人還拚個你死我活,如今惺惺相惜,風秀英摘下酒壺與袁賀分享,八部天龍受墓碑克製,這八部天龍為王逍遙身上八部天龍,如今以佛養龍,算是物歸原主,道家仙戟,兩件東西,一件佛家至寶,一件道家至寶。

武夫山舊址,山下一老一少奔向逍遙峰,少年一眼便發現王逍遙立於逍遙峰之上。

“師傅,師傅你看,那裏有個人。”順少年手伸方向,果真有一位男子仗劍於峰上,男子酒後,狂放不羈。

“師傅,此人可是我們要找的人。”

老者將少年嘴巴捂住,生怕觸犯忌諱。

王逍遙將手中酒壺拋於少年道:“可會飲酒。”

少年一口飲下壺中原漿道:“我複姓司空。”

大渝王朝司空世家和乾皇王朝王家一樣,在兩大王朝滅國後,司空王家子孫各奔東西。

少年自持一柄寶劍,細看少年攜劍姿勢和一位故人很像,此劍落於王逍遙手中道:“此劍並非沉冤。”

少年當然知道:“沉冤隻有一柄,為大渝王朝鐵血將軍一生戎馬之劍。”

“你去祭拜過老將軍?”

“當然,我還給他上過香,老將軍一生戎馬,可歌可泣。”

即便是沉冤,可以說他認識,也可以說他不認識,如今王逍遙已經死過一回,今生和沉冤再無任何瓜葛。

王逍遙掌心打出應天雷,如同煙火拋向空中炸開。

王逍遙問司空滅明要不要學,司空滅明道:“我要學。”

應天雷本是陰陽家起手式,和道家掌心雷交相輝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風秀英今生無望問鼎道家,這便是理由,王逍遙打出一套拳法,正是佛家八部拳。

司空滅明瞪圓眼球,他知道王逍遙還有一套劍法,便是儒家九劍。

司空相府,太師椅上一位老人此刻正在閉目養神,冷不丁聽到門外有腳步聲,睜開眼,下人報,滅明少主攜帶仆從潛逃。

老人覺得很有趣,也不問下人少主去了什麼地方,對於孫兒的了解,隻有那裏他才值得去。

老夥計我已經老了,而你正年輕,畢竟你死過一回,我當不和你計較,老人給自己選了一塊風水寶地,這塊風水寶地碰巧在十裏坡,和將軍墳一塊。

天空中的天相星,王逍遙問司空滅明道:“可有接到家書。”

司空滅明搖頭道:“未曾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