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迷霧重重的寶藏(13)(2 / 3)

塞提一世以雄厚的財力大興土木,廣建紀念物,尤其是在人跡罕至的“帝王穀”中,為自己建立了一座外表相當隱蔽,裏麵卻十分豪華的陵墓。塞提一世死後,大批金銀財寶連同他一起葬在這個陵墓中。

意大利人喬萬尼·貝爾佐尼(1778-1832年)是近代最早在塞提一世陵墓尋寶的人。他青年時學過物理學和機械製造學,為了討好當時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裏,他設計並製造了一台水泵給總督表演。總督並不了解這台水泵有多大用途,不過他還是十分欣賞這個小夥子的聰明才智,於是便簽發了一張可以隨處發掘的許可證給他。

據一個強盜家族的後代阿裏·阿布德·埃及·拉蘇勒介紹,貝爾佐尼在國王山穀發掘時,曾得到他曾祖父的幫助。他的曾祖父是當時這個家族的族長,傳說他能夠準確無誤地感覺到,哪棵樹下或哪塊巨石下埋藏著珍寶。

1817年,貝爾佐尼來到國王山穀尋找塞提一世的陵墓。他在拉美西斯一世陵墓的入口附近清除了一些石頭障礙之後,就憑自己的感覺,認為這裏有繼續挖掘的必要。於是,他命令手下的勞工們在此處揮汗大幹。挖至地下6米深處時,勞工們碰上了塞提一世陵墓的入口,之後,勞工們繼續深挖,直到發現陵墓。阿裏的曾祖父與貝爾佐尼一同下到地下數百米深的陵墓。可是墓室裏除了一口空蕩蕩的鑲金雪花石膏石棺之外,便什麼也沒有了。顯然該陵墓在古代曾被盜過。貝爾佐尼仍不死心,他打算鑿開墓室的牆壁繼續深挖,可阿裏的曾祖父再三向他強調,再挖也是勞而無獲,不會有其他東西了。無奈,貝爾佐尼隻好將這口僅存的空石棺運到了他的第二故鄉英國。

其實塞提一世的木乃伊並未被盜,這不過是塞提一世為防盜而修建的一座假墓,現在真正的木乃伊仍完整地存放在開羅博物館中。它是由阿裏的祖父穆罕默德兄弟三人於1871年在靠近“帝王穀”的沙克埃爾塔布裏亞的一個山崖洞穴中發現的,第二十一王朝法老彼內哲姆為防盜而將許多國王的木乃伊集中重葬在該洞穴中。10年之後,穆罕默德兄弟三人被捕,這些木乃伊遂歸開羅博物館所有。

在阿裏家族中至今還保存著他曾祖父留下的文字記載。文字記載最後說,當他本人看到墓室的牆壁及地麵全由巨石所封閉,便斷定塞提一世的寶藏並未被盜而就在這裏,他騙了貝爾佐尼。阿裏補充說,這個秘密一代傳一代,他父親臨終前告訴了他。

阿裏以前也像他的祖輩一樣,曾是一位有名的掘墓大盜,而且,當時他還間接地參與許多大宗倒賣文物的黑市交易。1960年,他將這個隱藏了近半個世紀的秘密告訴了國家古文物部門,並且主動承諾承擔經費,倡議古文物部門尋找塞提的財寶。古文物部門接受了他的請求。

1960年深秋,歐洲各大報紙刊載了此事。11月12日《法蘭西晚報》報道:“在65度的高溫下,65名大力士,光著膀子揮汗為尋找塞提一世國王的寶藏在200米深處勞動。並有一位50歲的阿拉伯富翁為此提供所需的全部資金。”這時阿裏與古文物部門主要視察員阿布德·埃爾·哈飛茲以及數百名來自尼羅河西岸的民工正在為探尋寶藏工作著。半年以後,雇工們由墓室的牆壁開出一條隻有80厘米高、1.5米寬,但長達141米的傾斜向下的隧道。雇工們貓著腰用籃子往外運送岩沙。隧道在一米一米地往裏延伸,好不容易挖過200米,古人鑿下的台階也被清理出了40級。此時,雇工們被突然出現的一塊巨石所擋,另外有三塊深深埋在地下。由於狹窄的隧道沒有回旋餘地,撬開大石塊是不可能的;即便大石塊能夠撬開,也無法搬運出去。如采用爆破手段,恐怕這條隧道也將毀於一旦,那更是前功盡棄,挖掘工程陷入了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