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眼睛說話
在我們初次結識新朋友的時候,也許一時拿不定主意先說些什麼。是一見如故,無所不談,還是審慎觀察,然後啟齒;是熱情洋溢,還是不即不離、不卑不亢?當我們的腦子裏正在思考、有待抉擇之前,不妨讓眼睛和表情先“說話”。
無論如何,當我們麵對陌生人,在完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首先應該從理智出發,用起碼的禮貌接待。自然,握手是習慣的方式。不管和對方是輕輕相握還是緊緊相握,眼睛卻決定著握手的性質。也就是說,目光才能表達正確的含義。
試想這樣的場麵,你伸出手,和對方親密地握在一起,目光卻盯著別處,對方一定會認為你毫無誠意。如果你的眼睛從對方的頭頂射過去,那就更為不妙,會讓人理解為你清高或傲慢。要是你握手時目光落在腳麵上,那麼,對方一定會犯糊塗,搞不清楚你在想什麼。因此,當我們開口寒暄之前,務必要使你的眼睛密切地注視著對方的眼睛和臉。
目光和藹真摯地投射,充分地讓對方感到你的尊重、寬容和教養有素。
人們讚美蒙娜麗莎的微笑,說她具有永恒的魅力。那麼,她的魅力究竟在哪兒?豐滿的前胸,圓潤的下巴,飄逸的頭發,還是一再被稱道的欲開欲合的嘴角?其實,蒙娜麗莎微笑的魅力,關鍵在於那雙似喜非喜、似嗔非嗔的一雙眼睛。那裏流露出來的是人類普遍追求的親切感,讓人感到愉悅。
蒙娜麗莎畢竟隻是一張畫。她永遠不會開口,誰也不能知道她會說些啥。然而,她的微笑,她的眼神和表情卻一直在不停地“說話”。
2.善於言辭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在陌生人麵前,總感到口訥言拙,講起話來結結巴巴,在人多的場合,常覺得手足無措,原來準備好的詞句也“不翼而飛”?在別人侃侃而談或口若懸河時,你一定非常羨慕吧?其實,講話的技巧是可以學會的,隻要做一個有心人,從以下幾方麵加以鍛煉,你也會成為一個善於言辭的人。
(1)要有充分的準備。如果你在講話時對所要講的內容沒有認真考慮過,你肯定會感到無話可說,即便說起來也不會流暢自如。因此,必須在講話之前有充分的準備,或者寫成提綱,或者默誦、試講。你對講話的內容愈熟悉,你就愈能講得好,愈不會信口開河,無的放矢。
(2)學會對話方法。從心理學角度看,口頭語有對話言語(聊天、座談、辯論、質疑等)與獨白言語(報告、演講、講課等)之分,一般說來,後者的要求更高,並是以前者為基礎的。我們首先必須學會對話言語的方法,與別人很好地交流思想,才能在聽眾較多時有較好的效果。在與別人談話時,要耐心傾聽別人的意見,不可隨便插話或打斷別人的話頭,要“察言觀色”,注意對方的姿勢、表情和態度,要分析對方講話的得失,吸取其優點,舍棄其缺點。同時,你自己的講話要含義明確,態度誠懇,要注意對方的反應,當對方顯出厭倦或注意力渙散時,就要停止講話。
(3)勇於勤講多練。言辭表達的才能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環境的影響下,通過個人的實際鍛煉逐步發展的。因此,我們要克服害羞、膽怯的心理,在生人麵前或人多的場合,要爭取講話的機會,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開始時不一定會成功,甚至會遭到別人的笑語,但你不要介意,而要認真分析自己講話失敗的原因,勤講多練,不斷改進。
3.怎樣消除說話時的恐懼感
有人在與陌生人談話時,有一種恐懼感,消除的方法是:
(1)說話前先做深呼吸。這樣可以緩和心跳速度,也可減少焦慮。
(2)留意一下你周圍的東西。例如你要講話之前,先擺好你的大綱,整理一下的你的講桌,這樣你就不會太注意自己。
(3)要成竹在胸。你隻要想像自己會成功,那你可能就真的成功。
(4)說話之前,避免喝咖啡或茶之類的刺激物。這些東西隻會使你更緊張。
(5)對你要接觸的人先要有所了解。例如你若去求職麵試,你就該先了解公司的問題出在哪裏,然後試著去謀求解決之道。如果你是要跟某人約會,你要先找出對方的興趣所在,比方說,對方愛看棒球,你就買兩張票邀他去看,他看得愉快,你也比較敢道出你心裏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