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這種特定場合、對象和身份的要求,N先生簡短的話確實講得好,好就好在他沒有明確表示態度。而是使用所謂“外交辭令”。這種“外交辭令”在這裏用起來十分得體,因為拒絕對方的要求,那是失禮;答應呢,又不是他一個人所能做主的事。按我國慣例,跟外國學校結為友好學校這類事情,通常要經過上級有關部門的批準才成。因此,不把話說死,說絕,使對方感到我們說話是有誠意的,是實事求是的,既不能立刻表示接受,也不能隨便表示拒絕。在這裏,任何“行”與“不行”的明確回答都是不妥當的。
(6)領導講話傾向模糊性
說話明確對交際雙方的感情交融起到了促進作用,表現出對聽者的體貼和尊重。但是,說話明確具體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有時候起到適得其反的結果。請看下麵的一段對話:
“大家選研究題目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行情,以免撞車”。某甲做報告時這樣說。“撞車”是指不同的人搞同一個題目。
“我們不怕,撞車才好呢。”聽報告的M先生插話。
某甲為了用事實說服他,使用了明確語言。
某甲說:“南京中年人黃××跟北京老專家李××、張×撞了車,結果還不是自己吃虧?”
有人聽了不高興,說這樣點名對李××和張×是大不敬。
不用明確的語言表達似乎就不會引起非議。比方聽了M先生的話後就說:“撞車有什麼好的?小車撞大車,還不是自己倒黴。”同樣可以說明白自己的意思。領導多半是這樣說話的。
領導幹部的職責範圍是要解決各方麵的問題,什麼複雜而奇怪的問題都會出現,因而使用詞語傾向模糊化。其中突出的表現是,“考慮考慮”、“研究研究”等模糊詞語經常掛在他們的嘴上。考慮是思考的意思,當然需要時間,而時間的長短卻很靈活。研究是考慮或商討問題,比考慮更加複雜。還需要幾個人在一起開會討論,更不受時間的限製。因此,領導說“考慮”、“研究”時,他所承擔的義務是很少的。其所以這樣,一方麵是領導對群眾的正當要求或意見接受不了,解決不了,礙於麵子,或出於怕得罪人的心理,不敢正麵拒絕;另一方麵,不是領導一個人所能做主的,有些事要跟別人商量,說這種話可以留有餘地,不把話說絕說死。
(7)服務性行業應使用何種語言
售貨員在服務中使用明確語言還是使用模糊語言,使用肯定句還是否定句,肯定或否定到什麼程度,這些都應看對象和場合的具體要求,掌握分寸。一般地說,回答顧客對商品的需求應使用明確的肯定句,如“好的”、“可以”。否定句“沒有!”十分明確,可是一說出來像給顧客澆了一盆冷水,應盡量少用或不用。即使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在回答否定的同時也應做出解釋,以取得顧客的諒解。例如顧客排長隊買不到紅糖,售貨員如果這樣說:“對不起,今天紅糖來得不多,一下子就賣光了,明天請您再來看看吧!”顧客一聽就比較滿意。因找錢產生矛盾而引起爭吵時,要避免使用十分肯定的句子,不宜說:“我們肯定沒有少找您的錢!”而應帶上一點模糊詞語“也許、可能、估計”等,使語氣比較和緩、委婉。如:“我們也許沒有少找您的錢,您大概記錯了吧?大家回憶回憶。”既不十分肯定,也不十分否定,帶有推測估計的意味,使顧客聽了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