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進京(下)(1 / 2)

待到棄舟登岸那日,薛姨媽自帶著寶釵並宋嬤嬤香菱等丫鬟婆子乘轎子一徑去了榮府,薛蟠帶著眾多家仆及行李車回了京都舊宅。

寶釵自上了轎,便一直在發呆,進了城,從紗窗中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非別處可比。又行了半日,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正門不開,隻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又往西不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卻不進正門,隻由西角門而進。

重生一世,兜兜轉轉又回到了這裏,寶釵的心情可謂複雜之極,榮國府留給她的絕不隻是憎惡和厭棄,它同樣留給她許多美好的回憶,秋爽齋偶結海棠社時是那麼的無憂無慮,滴翠亭戲彩蝶時是那麼的自由自在,怡紅院夜宴慶壽時是那麼的熱鬧歡快。。。,上一世她在這裏,度過了一生當中最美好的日子,真正屬於大家小姐養尊處優無憂無慮的日子,然而現在看來,那些束縛在一方園子當中的日子美則美矣,卻毫無生機,像是繡在錦繡上的小鳥,無望地等待著最後命運的審判。

然而不論寶釵的心情有多複雜,有些事是上天早就注定好的,是她不能選擇的,當丫鬟們打起轎簾,扶寶釵下轎時,她又變成了那個“不關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冷麵冷心人了,即使她內心渴望著能使些小性子。

王夫人早聽得家人報:“姨太太帶了哥兒姐兒合家進京在門外下車了”,這會兒已經喜滋滋的迎上來了,薛姨媽這時也已在丫鬟們的攙扶下下了轎,姊妹們一朝相見,悲喜交集,自不必說,敘了一番契闊,又引著拜見賈母,將人情土物各種酬獻了。合家俱廝見過,又治席接風。王夫人四望了一番並不見薛蟠,詫異地對薛姨媽說:“為何不見蟠兒,難道他有事耽誤了並沒有往京都來?”。薛姨媽笑著回道:“來時倒是一起來的,隻是我先打發他回了舊宅,料理諸多事情,安置行李”。

王夫人聽罷大驚,勉強笑道:“你已有了年紀,外甥年輕,不知庶務,在外住著恐又要生事,府裏東南角上的梨香院,那一所房十來間白空閑著,已經打掃好了,妹妹和姐兒哥兒住了甚好,做什麼又要收拾舊宅”。

薛姨媽先看到王夫人笑得勉強,心裏就有點不喜,接著又聽到“外甥年輕,不知庶務,在外住著恐又要生事”這句話,笑臉也差點掛不住,蟠兒懂事能幹,又孝順體貼,怎麼到了自家親姐姐嘴裏就是不知庶務,在外住著恐又要生事了,賈府的寶貝寶玉從小就在脂粉隊裏混著,頑劣異常,不喜讀書,外祖母又溺愛,無人敢管到如今竟是越發的沒規矩了,也沒見姐姐姐夫多加管教,薛姨媽心裏越想越氣,語氣裏就不免帶上點不忿來,慢慢道:“姐姐說笑了,蟠兒自小也是個沒福的,自他父親歿後,薛家生意都是他一個人在操持,可憐小小年紀,就要撐起整個薛家,他又沒有什麼姐姐哥哥幫襯著,自己若是不爭點氣,早被人踩在腳底踐踏了,因此從小便爭氣,如今薛家生意竟是比老爺在時還要興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