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飛碟”球時,由於技術和技巧上的獨特,球的橫向旋轉速度極高,像“飛碟”一般。用這種方法投出的球,不容易受球道特性的影響,幾乎是從球道中間路線行進,到將接近①號瓶的時候,這個球會突然向右彎側旋,從右方向前進打擊①號瓶。因為這種球的整個球和球道麵接觸的麵積很小,而且它側旋的轉速相當大。所以它打擊到①號瓶以後,可以對球瓶做不規則的橫掃,對球瓶的殺傷力比傳統投法強得多,也就是全中的百分比高。
投“飛碟”球時一般采用內側線和最內側線。具體的投球方法是:握球時,大拇指指向2點鍾方位,中指和無名指在7點到8點的方向。在推球、垂直下擺、垂直後擺時保持不變。向前回擺到靠近身體的最底部的時候,將自己的手腕、手臂及大拇指、中指和無名指以一個極快的速度,同時作逆時鍾方向的轉動,向外側完全翻腕約225度,使手背向上,手心向下,以大拇指為軸向下壓,同時朝前推球,中指、無名指順勢帶推,當兩手指在3點到4點方向的時候,兩指已經開始脫離球孔。在球繼續旋轉時,大拇指暫時還留在球孔裏麵,大約到6點鍾的位置的時候突然把球轉出去。通過全翻腕和三個手指的一推一帶,使球產生一種高速度的橫向旋轉。
在投擲“飛碟”球時,手臂的力量必須稍微大一點,因為它是一種旋轉球路,手臂力量配合手腕、手指的旋拉力量必須一氣嗬成。一般初學者最好先學習直球,熟練以後再來學習“飛碟”球路。因為投“飛碟”球時拇指、中指、無名指的脫手時間要適當,才能夠投出“飛碟”球,並且還必須以準確的球路和適當的角度進入球袋,才能獲得全倒。
〔二〕投球的瞄準方法
投擲保齡球時,從球脫手接觸球道到豎瓶區擊中目標,有18.28米距離。球的行進路線也往往不是直線,而且還需要經過有油無油、油多油少等各種不同情況的球道段。下麵介紹幾種瞄準方法。其中前三種為一般情況的瞄準方法,第四種適合投補中球,第五種瞄準方法是包括球道情況在內。
瓶保齡瞄準法
瓶保齡瞄準法是以瓶直接做為瞄準目標的投球方式打全中球時應為①~③瓶袋。從該處和投球的落球點連一直線,該直線即為球走的路線。用這種瞄準方法往往是初學者和保齡球愛好者,但這種瞄準方法缺乏科學性和準確性。因為瓶區遠在18米以外,可能會使初學者感覺到目標太遠,而姿勢不穩定,並擅自注入外勁。由於目標越遠,就越容易產生錯覺,尤其是投鉤球或曲球時,要切實掌握正確的球路是很困難的,因為錯覺會產生極大的誤差。
點保齡瞄準法
點保齡瞄準法是以瞄準球道上犯規線前約4米處楔形標示點為目標的投球方式。這是目前常用的瞄準方法,一般應根據投球者本身的球線性質來確定瞄準點,通常被采用瞄準點是第二個標示點。決定好目標的標示點之後,瞄準時,視線要牢牢盯住瞄準點,由臂軸到球中心線經過瞄準點向目標引一條假想線,在站位上向瓶袋直線助跑進行投球。點保齡瞄準法的要點,是應如何使球順利地落於理想的標示點上。並且第一球預備姿勢所站立的位置,球離手時左腳的位置以及球投出後的路線,三者必須經常做到保持一致。對初學者使用這種方式來選定瞄準點,由於目測的距離太遠,容易產生誤差,尤其把路線的角度估計過大,而發生失誤。所以,最初不妨反複試投幾球,當你能夠確實掌握住要通過哪一個標示點,才能撞到哪一個瓶的要訣之後,再決定自己的瞄準目標點。初學者還應該注意,不要因為注視瞄準點,而忽略更重要的基本投球的動作。
塊保齡瞄準法
塊保齡瞄準法是點保齡瞄準法的擴大,瞄準的範圍較寬。例如,若以第①號目標箭頭為瞄準點,使球滾向①~③瓶袋,瞄準時應注意①號目標箭頭和它左右各一塊的木板,這樣就有三塊木板寬度的瞄準範圍。然後再麵向目標,垂直擺臂助跑投球。三塊木板範圍較大,雖有可能失誤,但投出的球總能擊中①~③瓶袋附近。如果不用②號目標箭頭,而選擇某塊木板中的某點作為塊瞄準的擴大點,效果也是一樣的。
線保齡瞄準法
線保齡瞄準法是從落球點和關鍵瓶之間連一條假想的球行路線,再在這條線上找出球要經過的兩三個核對點。這些點可以是球道上的目標箭頭或引導點(一般人最常使用的是3號引導點與2號標示點的連接線),也可以是球道上顏色深淺不同的木板,有了幾個點核對球路,就易於判斷和控製投球的準確性。球可能經過一個點,但擊瓶效果同預期有出入,在這種情況下,是由於角度有誤差,還是速度或是身體引伸程度有問題等等,就比較容易得出結論了。
角度線瞄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