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兵連
電視記錄片《三線學兵連》
導詞
十年文革裏
一個鮮為人知的秘聞
三線建設中
一曲空前絕後的壯歌
秦巴漢水間
一段驚心動魄的青春
中國曆史上
一部不再重演的故事
與共和國一起走過70年代的人們都不會忘記,那是一個何等特殊何等複雜的年代啊!政治的狂熱和浮躁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而中國人在那個特殊時期,特有的民族骨氣和傲氣又使局部經濟建設創造出令世界震驚的奇跡。位於中國腹地的三線建設就是奇跡之一,它使中國在當時的世界冷戰中有了鞏固的後方,又為此後的冷戰結束提供了強大的後盾。
襄渝鐵路是三線建設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東起湖北襄樊,西到四川重慶,橫貫川陝鄂三省,全長894公裏。在當年修建這條鐵路的百萬大軍中,有一支特殊的隊伍,她就是由陝西省25.000名初中畢業生組成的學生連隊,人們習慣稱之為三線學兵連。他們列入部隊編製,又不同於軍人,他們參加鐵路建設,又不同於鐵路工人和民工,而是一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從未有過的特殊團隊。正是這些十六七歲的孩子用稚嫩的雙肩挑起共和國的重負,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中國青年運動史上極其獨特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