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西戎的實際利益而言,這個結果可糟透了!
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嬰兒要怎麼治理一個國家?還不是權臣們說了算。都不用多強大的預言能力,人都可以看見一場權力紛爭的好戲了嘛!從臣子們搶著做攝政王、到嬰兒長大之後不滿傀儡身份而與權臣們的鬥爭,腥風血雨在所難免。更何況,這嬰兒是誰的孩子?戎****與那個亡國的小國公主!戎****的為人可真叫人難以誇獎,就連一向習慣於把王像對神一樣崇拜的戎民們,對他都實在誇不下口。大家之所以還服從他、甚至對待他比對待賢明的君王更恭順,就像旱災時人們會更起勁的哀求龍王、生病時會更虔誠的供奉藥師琉璃光如來、老病纏身時會更篤實的念叨佛號,是一個道理。正因他給戎民們的傷害太深了,戎民們才更用力的跪拜他。
但是,打心眼兒裏,戎民們可不希望接下去的戎王像他。
這個嬰兒有一半的血緣來自於戎****,這叫戎民們長長歎息。
另一半的血緣,就更別提了!那個小國公主,**的聲名可是遠播在外的!據說這都是戎****害的……誰知道呢?誰知道呢!總之這一半血緣也並不讓人很期待就是了。
益侈下令把這嬰兒悄悄的抹殺,好讓他自己坐上王位。這是順乎民心的。他即位時,戎民們奉上的賀禮異常豐盛。戎民們叩謝神明的聲音也格外浩大。益侈聽了,心裏很舒袒。
然而蝶笑花並沒有死。仍有戎人相信“正統”,不願意看著戎****的血脈被斬殺。他們想盡辦法保蝶笑花逃出生天。
在逃亡的過程中,他們相繼因為各種原因死了,其過程也可以寫一部武俠小說。但描寫這種事情的小說已經太多了,大同小異,幾乎不必再重複。總之最後,蝶笑花流落中原民間,因其貌美,被唱戲的師父看中,收為弟子,雕琢為一名熠熠生輝的優伶。
再之後,益侈發現了蝶笑花的行蹤。
但這時候,形勢的變更,讓益侈不急於殺掉蝶笑花了。
蝶笑花不知道身世、對益侈沒有仇恨;蝶笑花也沒有受過任何治國的訓練,很難跟益侈爭王位;戎人都已經習慣益侈的統治,蝶笑花很難回來;而西戎想更大程度的攫取中原財富,益侈需要一名間諜,蝶笑花太合格了。
這是益侈將蝶笑花收為幹將的過程。
在這過程中,蝶笑花漸漸成長起來,展現出過人的計謀與才幹,難道益侈就沒有警覺嗎?
益侈覺得誰敢向他提這種問題,絕對是侮辱他!
益侈當然警覺!但蝶笑花身上有一件致命的弱點,使其根本不可能跟蝶笑花搶王座!
在流亡的過程中……呃咳,蝶笑花沒有自保的能力,而他又這麼美麗,所以……
益侈都不太好意思啟齒。但不管怎麼說,他還是讓一些臉皮比較厚的家夥,把這事兒添油加醋,悄悄宣揚了開去。
被這樣汙辱過的男性,簡直都稱不上是男性了,怎麼可能還有資格問鼎王座呢?沒有人會願意支持這種人的啦!
就好像七王爺公然出櫃之後,對崔珩的皇權就不構成任何威脅了。崔珩就可以讓他當上大陵最有份量的王爺了。
益侈是出於這樣的考量,才敢放手使用蝶笑花的。
藍眼睛臣子居然還要問!
益侈真想罵他:“你傻啊?這個你都想不通!你傻你想不通,也要相信我的智商啊!相信我的做法一定有理由就夠了!”
藍眼睛臣子跟他大眼瞪小眼,還是想不通,而且擺出一副堅持不相信益侈智商的樣子。益侈隻好挑明了告訴他:關於蝶侯的致命弱點……
“可是有個流言,蝶侯有個雙生子?”藍眼睛臣子打斷益侈。
“那是為了迷惑中原皇帝的。”益侈口氣隨意。
那麼粗糙的謠言,真是隻有中原皇帝才會相信。聽說有句老話:天高皇帝遠嘛!他們皇帝離得那麼遠,聽到什麼都當成是真的。
“咱們戎人也有關於雙生子的吟唱了。”藍眼睛臣子雙眉緊鎖。
所謂“吟唱”,在戎語裏,跟“唱”有很大的不同。戎人都愛好音樂,動不動就唱起來,那些都不要緊,但“吟唱”的,卻是史詩。
戎人無史書,所有的曆史就靠口口相傳。吟唱出來的故事,人家就要當真的!益侈不得不珍重對待:“豈有此事?我們是編了段歌,隻為迷惑中原皇帝,豈有我自己戎人當真吟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