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著形似流璃的林代,崔珩一時間也使不出手腕來。要是使出來……就好像是對他初戀的某種玷辱?
林代感覺到了皇帝的猶疑。
他沒有給她下藥、沒有折磨或者威脅。她感受到他對她的珍視和舉棋不定。如果她還有逃脫的機會,那就是盡量利用他的猶豫,拖延時間,等待——
難道等蝶笑花來救她嗎?
她不得不承認這種願望是很不智的了。
那她為什麼還要等,到底?
林代發現她麵對一生中可能最嚴重的惡戰,卻豈止沒有一個好的應對方案,連方向都欠奉。她隻好退居守勢,把崔珩逼出屏風之後,就放棄進攻,等他先出招。
放棄進攻,減少了得分的機會,但同樣也減少了失分的破綻,是個退而求其次的穩健選擇。
崔珩終於開口問她:“這樣吧,你說朝廷為什麼要抓你們?說得好,我就寬貸你們。”
林代目光一動:死人是得不到寬貸的。
“目前為止,朝廷並未處死你們同黨中任何一人。”崔珩跟她確認。
這是他有意放給她的善意。但這善意是有界限的。他要她的坦白。被她逼出屏風後,他甚至放棄了擬好的問卷,要她交個開放式答卷。越是問得簡單開放,她答得越難。太粗糙、太簡單、太跑題,都有可能自掘墳墓。
林代瞬間決定了:她要犧牲蝶笑花,保全盡可能多的其他人。
於是她從她試水經商說起,說到被蝶笑花盯上,最後不得不跟他合作經商。
她把阿憨大的成長介紹得相當詳細。她知道經商不是罪。皇帝不會在乎一個女人去經商,哪怕是把父母遺產偷出來也沒關係。擺了外祖家一道,就更沒關係了。啊,正因為她戲弄了謝家,崔珩甚至覺得更好玩了:“你說謝雲劍想貪你父母的家產?是謝小橫指使的嗎?”
林代不得不稟公而論:“康平將軍未必貪要這筆錢罷,隻是有長輩要,他不得不動手。這長輩,未必是罪女的外祖父。”
崔珩也覺得林代分析正確。謝小橫還在位時,他就查過謝小橫。那是跟其他重要官員待遇一樣的明查暗訪,結論是謝小橫名士風範、有錢時大手大腳,以至於時不時就會入不敷出,但卻不會爛汙貪腐,保持著基本的氣節,最多沒錢時就喝西北風煮白石——好吧這隻是一個關於出塵高人的典故,用在這裏隻是個笑話而已——基本上沒錢時謝小橫隻好求發妻“泥她沽酒典金釵”,或者求助於其他紅顏之己。
崔珩喜歡這種沒頭腦的名士,惻隱心起,就讓學士府常備一批柴米,數量不能太大,僅夠生活所需而已,按旬發給謝小橫,而且不是給他本人,是要他發妻點收,免得他又轉賣去揮霍了,接下來的日子又喝西北風。
這個柴米接濟製度,後來竟成為慣例。看來過日子任性的名士不隻是謝小橫一個。後來他們能有溫飽,都得感謝謝小橫開了這個先例。
再後來謝小橫告退歸隱,在山上道觀花錢也不少,害得謝老太太在府裏其實也就是苦苦支持,兩房競爭掌家鑰匙,經濟實力也成為重要考量因素,以至於林汝海的遺產遭受池魚之災。但謝小橫應該沒有直接插手。林代是這麼看的。
再再後來,唐家被拔起,錦城出現權力真空,更是經濟的巨大整盤時間。謝家既已是錦城最大的一戶,可以理所當然從中漁利,就好像紅燒肉已經塞到了嘴皮子前麵,推開比吞下去還要麻煩。而崔珩在這裏特別留心觀察,發現謝小橫嚴格的收束了手下勢力。
獲利當然還是要獲利的,但是沒有主動出擊強取豪奪,也絕沒有跟皇家爭利。這就已經很難得。
崔珩對謝小橫很滿意。他沒有想到,在這裏他出現了一個致命的盲點。
即使是他,握著如今大陵最有力的牌麵,畢竟也不能全知全能。他不是神。
譬如他把化名之後的雲蕙匹配給前太子為妻,雖說是為了懲罰前太子,但畢竟也對雲蕙的身世做了一番調查,結果查到的就是謝小橫讓他們查的虛假情報。有司把那一套私生女轉給別人作養女的說法全盤吃進了。
崔珩沒有派出他手下最精銳的力量來調查這件事,連第一流的都沒有派出來。他的事情太多了,哪裏都派一流和頂級的話,他也派不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