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琴音不一樣(2 / 2)

但是當她派過去的丫頭獨自從山丘腳下冒出來時,她知道事情終於不對了。

福三娘的丫頭此時捧著花瓶送到唐靜軒那條船去。

唐靜軒驟見這花插得疏密有致、氣度從容,真真的大家風範,油然而生佩服之情,問得來曆,暗忖:“怪道公主要點選她呢!爺爺說得不錯,我從前……唉,爺爺還是說錯了,我又怎配得上她呢?”

說是配不上,畢竟不想服輸。她有好花過來,他沒有恰當的東西回敬,怎麼可以呢!——呃,雖然把這個當作什麼輸贏賭局有點怪怪的,唐靜軒還是吩咐僮子:“擺琴。”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聽得唐長孫公子撫琴的。他也不是什麼時候都撫琴的。時候要對,地方要對,人也要對。

七夕時候,僮子把琴都帶過去了,本來要就著山寺的高台上撫琴一曲的,但福珞帶著雲蕙來了,正遇見他,他臉上也沒什麼慍色,照常說話兒。但那琴,卻是輟了。

如今卻別作青眼相待。

僮子忙不迭支琴台,解琴囊。雖然速度絕不拖遝,卻也並不見急促,行雲流水,是練習多少遍之後才有的火候。若非如此,也不足以侍奉錦城第一注重風雅的公子,給他奉琴了。

唐靜軒端坐,凝神,撫琴。

琴聲悠悠的傳開。這種文武七弦琴,聲音並不像嗩呐那般嘈雜,融入風聲水聲,入耳養心。

這種琴聲隻有心音合拍的人才能欣賞得來,有的人,譬如派去林代那邊當間諜的丫頭,這時心慌害怕得都要哭了,就完全沒注意到江上還有音樂聲飄過來,更談不上欣賞了。

她好不容易從山丘後頭奔出來,見到了船隻,更是竭盡一個女孩子可以做到的速度往岸邊趕。

筱筱問雲舟的意思,是不是要請船老大也把船迎過去?

照慣例,這並不是筱筱真的要問主子討主意,隻是形式上向主子討個首肯罷了。因此她並沒有問得很詳細,隻是略一點題,而雲舟也隻需一首肯,筱筱就去跟船老大下令了。

雲舟卻阻止了筱筱。

她讓船照舊前行,隻要慢慢往左前方靠岸去接那丫頭就可以了,不必從原來航道中硬扭過去。

筱筱有點莫名其妙,但還是忠實遵照了雲舟的意思。

等她回到雲舟身邊時,但見雲舟正端坐如儀。

其實雲舟的儀態一直很好,除非這船突然晃動起來、把她甩出去,否則她的雙膝總是這樣並攏,雙足尖總是這樣斜斜的踏在地上、雙手總是放得安靜而穩妥,腰背總是挺直、雙肩總是舒展。

但主仆多年,筱筱知道“如儀”和“如儀”之間,是有區別的。先前雲舟還是這麼符合規製的坐著,但裏頭有什麼東西拉緊了,像一張弓。她一下令,筱筱就像箭一樣趕緊彈射出去了。

如今筱筱回來了,卻發現小姐緩和下來,盡管也還是坐著,卻不焦躁、甚至不無聊。她好像光是坐著,就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她在思考嗎?

筱筱不敢打擾小姐,就自己在角落裏悄沒聲兒的摸點事情來做,小小心的看看小姐,發現——她是在傾聽!

這個時候,筱筱才真正聽到了隔船傳來的琴音。

筱筱對琴其實並不陌生。

雲舟自己也會撫琴,但她說自己撫得不好。筱筱聽來是好的,似乎也並沒有犯什麼錯誤,怎麼會不好呢?雲舟叫她別問了。雲劍也會撫琴,撫得那是一定很好的。但是動作比較強悍、氣場比較強勢,筱筱覺得他的撫琴,跟試劍其實也差不多。而且據說他有很多地方都沒有遵照原譜。教琴先生啊、還有雲舟啊,彈奏同樣的譜子,出來的效果跟他不一樣。是他錯了。但是雲舟說他彈得非常好。筱筱也覺得一定是這樣子的。

因為雲舟的琴聲好聽,雲劍的琴聲則扣人心弦。

筱筱有時覺得,她如果是一片雲,都會為了這段琴音,寧肯在天心多停留一刻鍾。

還有一次,她發現一向冷靜自持而守時的明珠姐姐,在院門外呆站著,雙足還保留著行走的姿勢,一前一後,但後足卻粘在了地上,前足也忘了催促。還是筱筱跟她打招呼,她才醒過神來,難得的慌張,臉紅起來,說著什麼事情晚了,忙忙的去了。

雲劍的琴音就有這樣的魅力。

今天的琴音怎麼樣呢?筱筱聽不出來。她努力的分辨,但這琴音太空茫了,她集中不了注意力,試著聽一會兒,卻想別的事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