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晶鈿有古風(1 / 2)

一個小僮子陪著易澧玩兒。另一個就比手劃腳的告訴林代說,怎樣有個奇怪的外地人來找他們老板,說些什麼,他們也不清楚。總之老板不能不去了。誰有本事這樣強迫他們老板?他們老板叫備厚衣服呢!顯然是往北方去了。那外地人說的也是京片子。他們苦求老板透個口風,老板也不肯說。但根據他們的聰明伶俐,猜想,應該是七王爺了?老板還叫他們以後好自為之,他以後不一定能回來了!

這明顯是絕色弱女被強貴十二道金牌擄了去,風蕭蕭兮易水寒,從此一去兮人渺茫……的節奏啊!

小僮子還哭哭啼啼的說:老板沒讓任何人幫。估計幫也是沒有用了。

小僮子也沒指望林代能幫上什麼,這次來,就是給林代帶個東西來。

他從懷裏掏出蔥綠織金的錦盒子,也就半個掌心那麼大。打開來,雪白絲棉上托的是什麼呢?鵝黃的幾片東西,晶瑩剔透,有些已經琢出不同形狀了。

是黃晶,削得薄薄的,蝶笑花自己琢出來,給林代添妝。

這種首飾,現代社會沒有。叫作“鈿”。

或者“花鈿”。

有詞雲“來日重扶殘醉,來雪陌上花鈿”。什麼意思?醉了,把花鈿弄丟在陌上了,唉,不管了!等明天酒醒一點了,再來找找吧。

又有詩雲:“殘妝色淺髻鬟開……推醉惟知弄花鈿,潘郎不敢使人催。”這是說在PARTY嗨了一陣子,要補妝了,放著頭發什麼不管,重點還是先弄這個花鈿,外頭的帥哥知道這玩藝麻煩,就沒好意思開口催。

更有詩雲:“今朝妝閣前,拾得舊花鈿。”大白話,是以前弄丟的花鈿,現在無意中揀到了。

看來花鈿這個東西超級容易弄丟!整理起來還非常麻煩!如果是發簪、發卡、項鏈、手鐲,不至於這樣吧?那麼它到底是個什麼呢?

它就是很細的小片子,粘在額角、頰邊、甚至發間,閃閃爍爍,增加動人姿態。既然是粘上去的,當然就容易掉了。所以市麵上的花鈿,材質往往不會特別貴重,掉了也不會太心疼。

材質有軟、硬兩種。軟材質裏,最常見的是彩紙剪的花鈿,也有絲綢的、也有鳥羽的。若用到孔雀翎之類,那又貴重了。

硬材質是礦石、金屬、以及其他動物材料的。往往是魚鱗、螺獅殼什麼的,或者其他彩色小石頭的碎屑。隻要有顏色、會閃就好。還有銅片打成的小片,但是不太好看。再有用銀子打的,那已經是比較有錢才用得起了。前朝有妃子喜歡拿金子作花鈿,打扮好了跳舞給皇帝看,宮人們都搶著給她掃地,掃在簸箕裏可都是小金片哪!

那樣奢靡的風氣,到了本朝,當然就被刹住了,像前朝那種發髻袖間滿臉滿身撒漫使花鈿的狂歡景象,也消失了。本朝婦女用得節製,材質倒是悄悄的貴重起來。以至於有人用寶石作花鈿的。這種寶石鈿,隻在盛大的場合使用,鑲在眉心間,用了很堅固的粘膠,眉心不需要做什麼表情,婦女舉止也莊重,因此不擔心會掉下來。那種“飄飄屑屑若回雪,散入春風滿人間”的景象,隻能成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