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兒這丫頭,不但是個小奸細,而且貪玩懶做。這一次,林代提前回府,她貪著盂蘭盆節種種玩藝兒,熱情主動的提出照顧易澧,好不用跟著林代回來!固然使得林代行事更方便,但這種丫頭,是不能久留了,單看能尋個什麼岔子趕她才好。有英姑在,林代相信縱然尋不到,造也造個岔子出來給她!
英姑包了一包好吃的給洛月,洛月先回去了。邱嬤嬤已經領人將燒祭的東西都備好——隻為林代用了代玉的身子,名義上林汝海夫婦是她的生身父母。七月半,她在自己院中也要祭一祭的。說是做樣子,林代卻也帶了幾分真同情,順便將林毓笙也祭了進去,心底咕噥了幾句話兒,前一句問候“你還好吧?還受罪嗎?”後一句就變成了“不過我來出力,你要給我好處的,至少不能讓我吃虧,不然我可不答應!”不管冥冥中有沒有鬼神聽見,且暗地裏嘀咕了一番。這些市劊訟棍斤斤計較撥斤算兩的話兒,那滴淚都習慣了,懶得理她,任由她去。
大少奶奶在霖江邊與女眷們看江燈作耍子,除了有錢人家們爭奇鬥豔、別個花頭,尋常人家每還是放的鴨子燈居多。
鴨燈有不同大小,總之都披黃羽,停在木盤子上,點了黃乎乎的土蠟燭,擱了一塊或幾塊點心,順水漂去,說是就能喂飽小鬼怪們,遠離孩子不再胡亂侵擾,從此可留孩子平平安安長大了。
那些罪苦,都被載著燈火甜點的鴨燈承去了。
若是什麼人,有權、有勢、有大能,知道心上的寶貝要有罪苦,將其他萬靈都如鴨燈一般放出去,隻求保得自己寶貝平安。不知那被點選了應對罪苦的生靈,會否甘心隨波逐流、曆漩渡渦,又或是要向那大能的人爭一個說法?
大少奶奶耳邊聽見聒亂聲。
節下頭,就算聒亂,也帶著喜氣,謝家步障邊的護院們,曉得主子們在這種日子裏也願意多聽聽市井城民們的喜聲,才有個節日樣子,因此隻要那些人並不靠太近、鬧得太不像,並不驅趕。
謝老太太耳朵有些鈍了,一時沒在意。大少奶奶側目望去。雲舟洋洋若不為意。雲蕙最伶俐,早就瞧了好幾眼了,看那邊不過普通鄉民紛聚,拎幾盞鴨燈,也不見有什麼特別好的。她是要等唐長孫的,哪有閑心理會這群窮骨頭!
明珠向大少奶奶行來,屈膝見禮,大少奶奶扶起,兩人相對一笑,彼此會意,行至步障邊朝那裏看了看,似乎是鄉民們買東西。節日裏買燈買糖,也都常見。隻是那一點特別的吸引人,越來越多的鄉民趕往?去的還有買好幾隻的,且都是大隻?遠遠看那燈,似乎也就中規中矩,平常物色,不知到底哪裏好?
明珠就叫老嬤嬤去打聽打聽,須臾老嬤嬤打聽回來道:“是個北村的鄉下人,自己做了兔子燈來賣哪!大約是傻子,大、中、小三種燈,他都賣一樣價錢。人欺他,就挑了大的走。一傳十,十傳百,都來占他便宜哪!虧他那車裏怎麼裝得下這許多燈。”
碧玉在謝老太太身邊已脆聲笑道:“老太太呀!您瞧那邊,鄉下人搶東西呢!”
二太太湊趣道:“敢莫是誰撒錢不成?咱們也撒個玩玩。”
大太太旁邊笑道:“看個樂子不要緊,隻得遠些,莫衝撞了老太太。”
雲蕙的生母劉四姨娘總算得了機會,提議道:“何不等我們登船了,留人在岸上撒?又看個近切,又不會衝撞。老太太、太太們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