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代序)經典可以這樣讀(1 / 1)

如今讀經典很時髦,但讀經典絕不能趕時髦。以趕時髦的心態去讀經典,企圖給自己塗上一層流行色,無異於褻瀆經典。要想從經典中受益,必須像虔誠的基督徒手捧《聖經》那樣捧起經典。

中國曆來有向學的傳統,把讀書看得很神聖。古人為我們樹立了讀書的榜樣:蘇秦頭懸梁、錐刺骨,匡衡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窺園……這樣的典故還有很多。這些“書癡”不僅書讀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人們崇尚讀書,尊重讀書人,乃至習慣於對讀書人高看一籌,這是烙在中國人靈魂中深深的印記,永遠都抹不掉。今人讀經典,正是這種傳統的延續。

經典浩如煙海,其中包含的思想和藝術博大精深。古語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古人把經典讀活了。窮盡一生去讀經典,也許隻能觸及其皮毛。今天的人不可能花那麼多時間靜下心來讀經典,但讀經典仍應是人生的必修課,甚至比任何時候都更急需。讀經典可以幫助你了解曆史,鑒古知今,汲取精神營養,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把握正確航向,順風揚帆,實現夢想。因而讀經典的真正意義在於:穿越古今之間,把迷失於現實中的人生之路扳回正道。

經典必須有選擇地讀。《從關鍵詞讀經典》這套叢書力圖幫助讀者迅速靠近經典的要津,理清曆史的脈絡。通過一些關鍵詞,引出一則則經典故事,猶如進行曆史“電影”回放。讀後可在以下三個方麵有所獲益。

讓你變得聰明。經典是曆史墨跡的濃縮、人類智慧的精華。讀經典就是讀曆史,就是學習古人的智慧,為我所用。你可以從曆史的長3CONGGUANJIANCIDUJINGDIAN河中看到,政客們如何翻雲覆雨,將軍們如何攻城拔寨;高尚者怎樣曆經磨難,卑鄙者怎樣出賣靈魂……你置身事外似乎又融入其間,你一邊讀經典一邊思考曆史的得失,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讀著讀著,你是否會這樣問自己:“如果曆史能夠重來,由我來扮演其中的某個角色,我是否會演砸,抑或比他們演得更精彩?”

讓你內心強大。讀經典就是洞察曆史,認知宇宙,參透人生。唐詩宋詞滋潤心田,古哲先賢修飾靈魂,精神必不會空乏。從歲月的塵埃中,我們可以分清哪些是金子,哪些是垃圾;馳騁天地之間,會弄清楚人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當你掩卷沉思,也許會突然意識到:在謬誤的軌道上一路走來而渾然不覺的你,此刻已經停下了匆匆的腳步;綁在心靈上那些亂七八糟的無形的繩索,已經自動脫落——你會為占領人生高地而喜悅,為心靈重獲自由而慶幸。讓你輕鬆一刻。本書的曆史經典於幽默調侃中展開,某些戲謔,似乎對經典“大不敬”。也許有人認為這是褻瀆經典,萬不可取。但持這種觀點的人犯了兩個錯誤。一是曲解了讀經典的意義。讀經典本身是一種享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從閱讀中獲得愉悅,這正是經典的魅力之一。二是小看了經典。經典不怕冒犯,隻有認識到經典的強大,才會真正敬畏經典,才能在經典麵前放下各種包袱,走到經典的身邊,輕輕鬆鬆和它交談。

張仁灝

2012年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