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穆斯林朝覲紀實
馬雲福
《古蘭經》雲:“為世人而創設的最古老的清真寺,確是在麥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導。其中有許多明證,如易卜拉欣的立足地;凡入其中的人都得安寧。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都有為安拉而朝覲天房的義務。”(3:96~97)根據《古蘭經》的這一教導,伊斯蘭教教法將朝覲定為穆斯林的五項基本功課(念、禮、齋、課、朝)之一。教法規定,凡具備經濟能力、身體健康、道路平安等條件的穆斯林平生去聖地麥加朝覲一次為主命。朝覲的意義在於,凡到聖地麥加的朝覲者受戒期間上至國王總統,下至平民百姓,男士均身披兩塊白布,裸頭赤足,女士則素裝,充分體現了平等的精神。還有數以百萬計的朝覲者一天之內,可以從麥加到距其8公裏之遙的米那,又在第二天之內從米那到阿爾法山區(18公裏遠),當天傍晚又全體轉移到穆茲德裏法(約10公裏遠)露宿後返回米那,這麼大的行動,無一個落伍者,充分表現了團結、統一、有組織並自覺遵守紀律的精神。在這塊神聖的土地上,人們看不到權貴們的暴虐行徑,也看不到有錢人的驕奢淫逸。大家隻有一種專一的理念,那就是對真主的虔誠敬意、對自身行為的反思。因此,每一個朝覲者都得到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淨化,正如穆聖說:“眾人啊!真主確把朝覲定為你們的主命。你們為真主去朝覲而沒有淫亂和作惡,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純潔無疵。”
一、曆史的回顧
中國穆斯林朝覲應該說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了,因1000多年前伊斯蘭教就傳入中國,隻要有穆斯林就會有人去朝覲,但據文字記載可追溯到明朝初年。據載,著名航海家鄭和的祖父、父親都到過麥加朝覲,鄭和七次下西洋期間曾委派哈桑阿訇和馬歡等人去麥加朝覲,鄭和本人因重任在身不能離開,未能去朝覲。當然也有的書上提及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時,也去朝覲過,說法不一,尚待考證。清代去麥加朝覲的人數逐漸增多。據載,中國伊協原副主任劉品一大阿訇的祖父(河北滄州人),曾去朝覲過。他從海路到香港,又從香港到印度,然後從沙特的吉達港前往聖地麥加,完成朝覲功課後,經曆艱難困苦到了印度。盡管語言不通,生活不習慣,但因路費不足隻好在印度逗留很長時間,他靠給人針灸看病維持生計,後來才返回祖國。有一位河北滄州的伊斯蘭學者,因朝覲心切,雖有些積蓄,但不知朝覲需要多少費用,可是他毅然決然要去,在親友和鄰居們的資助下,帶著一家五口人踏上了前往麥加朝覲之路,他們也是從海路到香港,又從香港乘船去印度。但在去印度途中其妻和尚在繈褓中的嬰兒歸真,他本人到印度加爾各答後也歸真了,臨危時他對兩個兒子說:“我去不成了,你們一定要去。”該學者歸真後,兩個孩子被當地孤兒院收養。後來,他倆懷著對父母的懷念之心、對父親臨危時的遺囑的遵從和對教門的虔誠,毅然去聖地麥加朝覲,完成了父親的遺願。爾後他倆在聖地麥加找到了中國朝覲者,在其幫助下返回了祖國。
除了選擇海路外也有不少人取道陸路朝覲,比如從西北至新疆哈密,經伊朗的德黑蘭到伊拉克的巴格達,經摩蘇爾再往西,經敘利亞的阿勒波到首都大馬士革,經耶路撒冷去開羅,然後從開羅乘船橫渡紅海到吉達港。還有的從緬甸、印度乘船到吉達港,比如著名學者馬德新1841年秋就是走這條道的,但他經過千辛萬苦於1843年春才抵達聖地麥加,曆時一年半。1929年經上海熱心教門的穆斯林金子雲先生的努力,開辟了從上海到吉達的朝覲航道,從而大大減輕了中國朝覲者的經濟負擔和繞道的辛苦。但遺憾的是抗日戰爭爆發後,此航道中斷。盡管如此,1938年仍有一部分穆斯林經千難萬險,繞道青藏高原,從印度乘船到吉達港,然後去朝覲。
曆史上中國穆斯林朝覲路線五花八門,但總的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都經曆了艱難險阻——語言不通、經費不足、生活不習慣等等,考驗了每一位哈吉。因此究竟有多少人落戶國外不歸,或在途中歸真,或曆經千難萬險返回祖國,實難以統計。
二、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貫徹落實(1952~1964年)
(一)具體體現
新中國建立後由於帝國主義和各種反動勢力對新中國的封鎖、造謠、汙蔑,使中國穆斯林履行朝覲功課的活動受阻。1952年中國穆斯林朝覲團16人由著名大阿訇達浦生擔任團長,新疆伊斯蘭教學者、大毛拉伊明馬哈蘇木擔任副團長,張傑、馬鳳舞任秘書長,團員有龐士謙、餘存永、馬振東、馬重雍、趙雲龍、尤素甫·熱醒、張秉鐸、楊永昌、金爽、劉東聲等,另有一名阿拉伯語翻譯。該團經香港、印度到了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全團滿懷著對真主虔誠敬重的心情,等待沙特駐卡拉奇公使館的朝覲簽證,但由於帝國主義的造謠汙蔑,等待了一個月,仍未獲得簽證。在此期間,巴基斯坦穆斯林對中國穆斯林朝覲團十分友好,熱烈歡迎中國朝覲團,並安排中國朝覲團拜訪了許多著名伊斯蘭教人士,參觀了許多清真寺,特別是巴中友好協會和其他著名伊斯蘭教人士,為我朝覲團舉行了招待會,中國穆斯林朝覲團也回請了上述巴中友好協會負責人和其他成員以及一些伊斯蘭教知名人士,並相機宣傳了新中國的民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該團在巴基斯坦逗留期間廣交朋友,增進了相互了解,擴大了影響。1953年、1954年也因同樣的原因未能組團前往聖地朝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