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者是遊牧於裏海東南部呼羅珊一帶的一支突厥人。13世紀時,蒙古人開始向西擴張,迫使他們遷移。最初他們依附於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在和拜占庭相鄰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1242年,羅姆蘇丹國在蒙古人的打擊下瓦解,於是這支突厥人獲得了充分發展的機會,從此開始發展壯大。
1300年,該部落的首領奧斯曼開始自稱蘇丹,宣布他的部落為獨立的伊斯蘭國家。隨之便開始了領土擴張活動。1301年,奧斯曼侵占了富庶的卑斯尼亞平原。之後,奧斯曼將逐漸衰落的拜占庭帝國作為主要目標,1326年,奧斯曼奪取拜占庭在西亞的重鎮布魯薩,控製了馬爾馬拉海峽,並把首都遷到布魯薩,這一新的國家稱為奧斯曼帝國。定都布魯薩使得這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必然是指向歐洲,而君士坦丁堡就成了他們近距離的目標。
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土耳其蘇丹,他即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決定攻占君士坦丁堡。這年冬天,他下令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狹窄處的歐洲岸邊建立據點。蘇丹拒絕了一切和談的請求,他的目標就是擁有君士坦丁堡,而這也是拜占庭人的底線。蘇丹說:“我要和這座城市決一死戰,不是它戰勝我,就是我戰勝它。”君士坦丁堡,這座基督教的聖地,歐洲的門戶,永恒的光明之城,占領了這裏,穆罕默德二世將成為伊斯蘭教的聖人,可以建立起曆史上媲美一切偉人的功業。
1452年君士坦丁堡周邊地區紛紛被攻陷,君士坦丁堡實際已成孤城。1453年初,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步騎兵17萬、艦船320艘,從陸海兩麵包圍君士坦丁堡,企圖徹底滅亡拜占庭帝國。隻剩下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一隅之地的拜占庭帝國,軍民孤注一擲,誓與古城共存亡。他們築起兩道堅不可摧的城牆,城牆上每隔百米築一堡壘,牆外挖了很深的護城壕。在城北金角灣的入口處,他們用粗大的鐵鏈橫鎖水麵,使任何船隻都無法駛入。在城東城南麵臨海灣敵人很難接近的地方,他們也築起了堅固的城牆。
蘇丹決定造一種威力巨大的火炮,來轟塌君士坦丁堡的城牆。據說設計者曾經先把這個設計獻給君士坦丁十一世,但是他實在太窮了無法負擔這筆資金。於是這個軍火商聳聳肩,離開去了奧斯曼人那裏,在這裏他們所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歡迎和厚待。蘇丹用了60頭牛,拉著大車才將大炮緩緩運往前線。不久後,30門巨炮被放置到城牆的四周。
在土耳其的大炮聲中,戰爭開始了。大炮打到之處,城牆坍塌,塔樓毀滅,砂石飛濺。然而君士坦丁堡的主城牆都是三層。城牆的外牆被轟開幾處缺口,成群的土耳其士兵衝向缺口。拜占庭士兵在城牆上用火藥槍和火炮不斷進行還擊,許多土耳其士兵斃命,血流滿地。白天的無數次進攻都被打退。到了夜晚,守城戰士偷偷出城修補缺口。他們用木板和圍柵擋住缺口,再在上麵堆上裝滿泥土的袋子和木桶。第二天,土耳其的火炮會再次將缺口炸開;而到晚上,守城者又會將缺口補上。就這樣,戰爭進入僵持狀態。
正麵強攻不行,土耳其士兵又開始挖掘地道,準備從護城河和城牆的下麵鑽進城裏。但是,城裏居民發現了土耳其人的行動,用水和火把挖了一半的地道破壞了。
急於求勝的蘇丹不耐煩了。他指揮士兵強行攻擊。然而這一戰的結果卻是他們被一次次地殺退。在海上,26艘戰艦的拜占庭海軍也擊敗了奧斯曼海軍。土耳其人的第一次總攻就此失敗了。
幾天後,三艘熱那亞戰艦護送一艘拜占庭運糧船進城,145艘奧斯曼戰艦都沒有能夠攔截住。這又一次震怒了穆罕默德二世。兩天後,土耳其人扭轉了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