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利貝拉獨石教堂
拉利貝拉史話
在埃塞俄比亞中心地帶的山區,坐落著13世紀“新耶路撒冷”的11座窯洞教堂。這些教堂位於一處由環形住宅組成的傳統村落附近,是公元12和13世紀基督教文明在埃塞俄比亞繁榮發展的非凡產物。基督教在公元330年前後進入埃塞俄比亞的阿克蘇姆王國。5世紀末,基督教在來自安蒂奧克的僧侶的努力下開始傳播,但埃塞俄比亞的基督徒卻忠誠於科普特教會。到9世紀,阿克蘇姆王國在貝賈人入侵壓力下解體。隨著拜占庭帝國的逐漸衰落,信仰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亞愈來愈孤立。繼阿克蘇姆王國瓦解後發生的起義及其政治與宗教中心的南移,導致了12世紀紮格王朝的出現,該王朝加強了與科普特教會的聯係,並鼓勵傳教活動。王國的新首都建於拉斯塔地區一座山的旁邊,現在它是坐落在海拔2600米處的一個小鎮,是拉利貝拉的隱修中心,它是以在那裏開鑿教堂的紮格國王的名字命名的,意在將它建成一個新“聖城”。
拉利貝拉的教堂群
拉利貝拉有11個中世紀的教堂和小教堂,它們在一條大部分幹涸的溪流——約旦河兩邊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幾乎沒有高出地平麵。其中四個是在整塊石頭上開鑿的,教堂的雕刻從頂部的穹頂、天花板、拱門和上層窗戶開始,一直延續到底部的地板、門和基石,是名副其實的獨石教堂。其餘的則要小些,要麼用半塊石頭鑿成,要麼開鑿在地下。教堂群中的墨丘利教堂和天使長加百列與拉斐爾教堂為地下教堂,起初用於非宗教目的,後被聖化。它們一度可能是王室住宅。往前不遠,利巴諾斯教堂既有獨石教堂的特點,又有地下教堂的特點。它的四邊被一個環繞四周,內部挖空的高高的長廊與山分開,而其頂部卻與高處的岩石塊連為一體。每個教堂群都是一個由某種圍牆圍繞著的有機整體,裏麵有在石灰岩上開鑿的小徑和隧道網。
耶穌基督教堂·聖瑪麗亞教堂
拉利貝拉的教堂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許是耶穌基督教堂,它長33米,寬23米,高11米,精雕細刻的飛簷由34根方柱支撐。這是埃塞俄比亞唯一一個有五個中殿的教堂。根據基督教的憒例,有三個分別麵向東、北和南的門通向教堂內部。它是按長方形廊柱大廳式基督教堂修建的,呈東西向,隔成八間,28根支撐半圓形拱頂的支柱成行排列其間。
相鄰的聖瑪麗亞教堂比耶穌基督教堂的麵積小些,高度為9米。牆上的窗戶為阿克蘇姆風格,裏麵有三個中殿,其獨特之處在於它們從上到下都覆蓋著代表幾何圖案和動物的裝飾性繪畫,以及按福音書描繪耶穌和瑪麗亞生活場景的壁畫。
聖喬治教堂
聖喬治教堂坐落在一個近乎方形的豎井狀通道的底部,與其他教堂相分離,形似希臘十字架。它的地基很高,裏麵既無繪畫,也無雕塑,因為這些東西會轉移人們對其和諧而簡單的線條的注意力。天花板上,十字架的每個臂都與一個半圓拱相交,而這些半圓拱是在矗立於中央空間的四個角的壁柱上雕刻出來的。雖然這個建築的低層窗戶屬阿克蘇姆風格,但高層窗戶上卻有著與其他教堂相類似的帶花飾的尖拱。
“德姆卡多”祭祀
每當到了“德姆卡多”(基督教洗禮之日)這一天,拉利貝拉教堂群周圍的岩壁上,就會擠滿成千上萬聽祭司說教的人。凡是參加“德姆卡多”祭典的少年,都必須頭戴王冠、盛裝打扮地來參加。在少女們的低聲祝福中,他們雙手捧著神具,跟隨著大人進入附近廣場上的小木屋裏。他們模仿耶穌基督受洗的情形,由祭司將祝聖過的聖水,分灑給在場的每一個人。他們還夜宿於此並虔誠地祈禱。當教會的晨鍾在黎明時分響起時,修道士們就開始對巡禮者說教。在“德姆卡多”的祭典上,人們會從教堂裏麵運來一個稱為“達玻多”的十誡木板,這個十誡木板,最後也要安置在廣場上的小木屋裏。這塊十誡木板代表了摩西在西奈山上從耶穌那兒得到的十誡,而且在木板的中央,還有一幅聖徒降服巨龍的圖畫。“德姆卡多”祭典一共要連續舉行三天,是埃塞俄比亞高原上最大的宗教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