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下掉下個林哥哥(1 / 2)

第一章天下掉下個林哥哥

這一年的九月初三,揚州鹽政林如海林大人去世了,堂堂的一品大員壯年早逝身後淒涼,林如海隻有一個嫡親的女兒,寄養在京城外祖家裏,林氏族人憐他無後,從族裏指了一個後生過繼為祀,早在林如海在世的時候也親自認了這個兒子,族長還開了宗祠為他父子在族譜上寫明了的。

林如海的喪事辦了近一個月,九月底的一天,林家正院的梧桐樹下擺了一個安樂椅,林家新任家主如一灘泥水一樣軟倒在上麵,憑著椅子晃蕩,身邊站著一個書童模樣的小子向他回事,“聽姑娘院子裏的人說,姑娘今天早飯隻吃了半碗粳米粥,昨天也隻吃了半碗桂花糖藕粥,前天、大前天也……”

“行了,行了,我聽明白了,敢情我這個新認的妹子是打算隨了先父而去呀,她身邊的人呢,全是死人哪,怎麼不知道勸勸姑娘?”

“奴才問過了,可是紫鵑說,她們姑娘一向心重,如今又逢上這等人生大事,她們說破了嘴皮子也隻勸得姑娘住了眼淚,這飯食是當真沒法的。

安樂椅不晃了,林家大爺坐起身,拿眼角瞄著書童,“我說硯台啊,你是越來越懂規矩了,紫鵑是姑娘身邊的大丫頭,你就這樣指名道性的?”

硯台連忙跪下請罪,林大爺也懶得和他計較,隻命他對姑娘身邊的人恭敬著點,又囑咐道:“咱們府裏原本沒有女眷,我也由著你們胡鬧,如今多了一位大姑娘,你去叫小廝們都給我放規矩點,再給京裏的大管家傳個信,讓他把姑娘的院子收拾妥當了,最要緊的是多派些人嚴守門戶,斷不能叫人衝撞了姑娘。”

硯台連忙應了,又問姑娘這麼著也不是辦法,要不要請個太夫來瞧瞧,林大爺撇撇嘴說:“沒病沒災的請什麼大夫呀,不就是吃不下飯嗎,我會治!”

當下就命人去備車,再叫婆子去內院給姑娘傳話,說是要帶姑娘出門去采辦些土儀。硯台自去吩咐車馬,待一切備齊了林家大爺就在儀門等著,等了多時,才見內院裏嫋嫋婷婷走出兩個人影,正是紫鵑扶著林如海唯一的女兒閨名黛玉的。黛玉穿著一件半舊的素色袍子,頭上也隻用鵝黃的頭繩紮了一個家常的發式,一雙眼睛半紅不紅的想是才剛哭過,端得一付失怙失恃的可憐樣。

林大爺本已等得不耐,但一見到黛玉這付模樣就先心軟了,想她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遭此人生大變沒了爹娘,怪可憐見的,自己即認了這個妹妹,合該多疼她一些才是。

黛玉向兄長行了禮,便低著頭不說話了,林大爺收起了平日裏的散漫樣子,輕聲細語的和黛玉說話,聲怕自己聲高了就嚇到這個水做的妹子,“妹妹,咱們過幾天就要起程回京了,今個是出門采買一些送人用的土儀,你快些準備妥當,晚了人家鋪子就上板了。”

黛玉從未出過門,並不知這出門要準備什麼,隻得向哥哥討教,林大爺有些泄氣,但也耐著心性地分解:“旁的不須妹妹費心,隻須帶幾個跟你出門的人就行了。”

黛玉一雙大眼睛看看林大爺,又往紫鵑身上瞧了瞧,林大爺明白了,但又不高興了,他說:“光紫鵑一個人怎麼行呢,姑娘家出門本就不方便,合該多幾個人使喚的。”於是又吩咐人叫來了雪雁及黛玉的奶娘,命她們與黛玉坐一輛馬車,自己騎馬,硯台牽著韁繩,身後還跟著一溜小廝,這才浩浩蕩蕩的出門去了。

紫鵑是從京裏跟來的,在京裏便常聽人說起揚州城的繁華,這些日子在府裏無緣得見,雪雁雖是揚州人士,但她自小便跟了黛玉進京的,如今這二人得了機緣逛逛大名鼎鼎的揚州城,自是一顆心都飛到店鋪裏去了,不顧禮儀的挑著車簾亂看。

奶娘是個老成的人,自然免不了嘮叨幾句的:“姑娘們莊重些吧,在外頭呢,仔細旁人笑話。”

紫鵑卻回道:“您老人家快歇歇吧,我們好不容易得了出門的差事,恨不得一雙眼睛當兩雙使呢。”

雪雁也說:“就是這話,我自從進了賈府就沒再出去過,住了會子京城卻連京城是個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呢!如今沾了姑娘的光有機會逛逛揚州城,我再不看就是不知道惜福了。”

黛玉何嚐不是如此,雖有著老太太寵愛,比旁人多些體麵,但也是出不得門的,平日裏除了老太太帶著她去東府裏聽戲散心,就再沒出過儀門。

奶娘說:“也就是賈府裏不興讓姑娘家出門,旁的人家常有閨閣女孩下貼子互請的風雅事,當不得什麼的。”

黛玉悠悠一歎:“不知哪家女孩有這樣的福氣!”

奶娘說:“姑娘必是有福氣的,我瞧著大爺的做派,不像賈府裏那般,等咱們回了京城林府,姑娘自可以下貼子請賈府的姑娘奶奶們來府裏玩耍,或是賞花或是做詩都是好的。”

紫鵑問:“咱們不回賈府了?”

奶娘說:“大爺在京城裏也是有宅子的,自然不能再住親戚家。”

雪雁說:“你老人家越發有神通了,大爺的事你是如何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