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詞歌賦選讀
塞上曲
為李衛公伐突厥擒頡利斥地北至大漠作
李白
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
五原秋草綠,胡馬亦何驕。
命將征西極,橫行陰山側。
燕支落漢家,婦女無華色。
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
蕭條清萬裏,瀚海寂無波。
春日郊遊寄萬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元少府偉夏侯校書審
韋應物
穀鳥時一囀,田園春雨餘。
光風動林早,高窗照日初。
獨飲澗中水,吟詠老氏書。
城閱應多事,誰憶此閑居。
三原李氏園宴集
張籍
莫春天早熱,邑居苦囂煩。
言從君子樂,樂彼李氏園。
園中有草堂,池引涇水泉。
開戶西北望,遠見嵯峨山。
借問主人翁,北州佐戎軒。
仆夫守舊宅,為客施榻筵。
高壤有餘瀑,竹樹芳且鮮。
傾我所持觴,盡日共留連。
疏狂不偶俗,常喜形體閑。
況來幽棲地,能不重笑言。
中秋夜登城樓
於右任
夜靜雲開月已斜。城樓倚仗聽殘茄(jia)。
關河曆亂無歸路,兒女團圓有幾家?
濁酒因鳳酬故鬼,戰場如雪放養花。
可憐垂老逢佳節,淚灑戎衣惜鬢華。
民治學校園紀事詩(前後二十首)
於右任
前十首錄之一
隻餘民治園中路,老病扶筇(qiong)日幾臨。
客去偷閑眠樹下,愁來不語立花陰。
移栽龍爪無靈氣,敗退雞冠有奮心。
為念歸耕歸不得,忘身桴(fu)鼓托哀吟。
後十首錄之十
慷慨當年此誓師,回頭剩有斷腸詞。
三秦子弟多冤鬼,百戰河山倒義旗。
動地弦歌真畫獲,燒天兵火亦燃萁。
難忘民治園中路,卷土重來未可知。
望大陸
於右任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隻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天蒼蒼,野茫茫。
山之上,國有殤。
訪三原
蕭華
1981年3月
三原城頭曾飛幟,編成八路抗日師。
揮戈橫掃亡國調,熱血寫成大刀曲。
覓蹤憶舊情無限,猶聞當年動地詩。
朱彭住處撫古木,似見憩甲掛橫枝。
龍橋行
陳明
1991年7月
我曾在三原上完中小學,並從這裏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四十餘載,常念昔日夥伴同窗,總牽掛著給我知識與力量的古池陽。三年前,重遊故地,尋訪龍橋,得小詩一首,現整理抄錄,獻給我的第二故鄉——三原。
漫步龍橋頭,俯首覓跡蹤。
問君曾記否,嬉戲校園中。
尊師諄教誨,我輩赤心銘。
奮讀十年整,矢誌始奠定。
北上嵯峨嶺,奔赴延安程,
革命漫漫路,池陽悠悠情,
今朝訪故址,舊貌換新容。
人誇三原好,關中一名城。
美樂東周
肖雲儒
綠浪紅樓槐飄香,陽春煙景好文章。
更有善德助孤童,心田泉湧暖流長。
於右任紀念館
周衡儒
嵯峨鍾秀清峪長,池陽郭外鬆蒼蒼。
亭閣雄峙會峽海,春池溢翠映故鄉。
拳拳丹心趨國運,滴滴熱血注庶壤。
一統江山酬夙願,萬裏笙歌祭尚饗。
堯門山下
潘誌新
風流王子李適墓,堯門山下為崇陵。
依山傍陵兩輝映,千年傳說靡神州。
我的家鄉三原美
吳樹民
我的家鄉喲三原美,嵯峨山喲桃花水,
龍橋雄姿淩空起,城隍古建放光輝,
木塔寺裏菊花香,李靖故居乳燕飛,
宮廷食品傳天下喲,誰到三原心不醉!
我的家鄉喲三原美,五穀香喲牛羊肥,
條條公路平展展,清清池塘魚擺尾,
新天新地新日月,走來開拓的新一輩。
清河公園唱支歌喲,明朝三原更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