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產業化發展滯後。與國內外發展較為先進的展覽中心相比,西安展覽業與關聯行業關係鬆散,主要表現為兩者在管理體製、市場預測、宣傳促銷等方麵沒有實現良好的對接,展覽部門與相關部門之間的合作十分有限,因而盡管陝西曆史悠久、資源豐富,並且西安市的服務接待體係已較為完善,但仍未形成整體促銷,聯動開發的優勢。在這樣的發展水平下,西安會展在策劃中不能做出科學的市場預測,相關部門也不會為展覽活動提供服務支撐。從整體上看,尚未形成專業分工協作的格局。首先,展覽活動作為旅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經濟活動的特殊表現形式,沒有與旅遊等行業實現有機融合,關聯企業向參展商和觀眾提供的配套服務不完善、不超前,會展活動對關聯產業的促進作用也明顯不足;其次,為展覽活動提供專業服務的行業相對滯後,展會主辦者既是策劃人員,又是具體實施人員,從展品的征集、宣傳、促銷到展場布置,活動安排甚至為參展商提供住宿、飲食等服務均由同一批人承擔,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展覽效率和服務質量。
四發展西安會展業的構想
展望未來,關中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之一,西安是關中經濟區的核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西安在西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將不斷提升,以會展業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必將成為西安城市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有資料顯示:遊客在陝西的平均滯留時間為2天多,而前來陝西的參會者平均滯留天數為7天。他們在西安的消費以及會展帶來的經濟增長力是其他任何第三產業所無法比擬的。如果每一年西安市能夠舉辦3個同等規模的展會,那麼帶來的第三產業綜合收入就相當於財政收人的十分之一。會展產業平台還不斷為西安增加就業崗位。所以,隨著陝西關中率先崛起戰略的實施,西安率先發展,西安的會展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高潮。預計到“十一五”末,西安市全年展會數量接近200個,創造社會綜合效益80億元。屆時,西安將躋身於全國會展名城之列。可見,西安市發展會展經濟具有巨大潛力。因此,我們對西安會展業發展的目標與思路、空間格局提出以下設1.發展戰略目標與思路發展目標:西安市會展業應以構建西部會展經濟中心和區域性國際會展中心為目標,以市場運作的方式,積極培育和發展一批骨幹企業,帶動會展業突破式發展;加強政府引導,推動行業中介組織的發育,發揮其行業自律和規範作用;擴建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現代化展覽場館,完善一流的服務配套設施;在合理分工的基礎上,突出特色,優勢互補,發展六大會展集聚區,實現會展業空間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基本思路:會展業在積極培育陝西省骨幹會展企業的同時,爭取參加國際大會和會議(IC-CA)協會組織,加強與國內、國外會展業的交流合作,重視吸引世界性組織、國際行業協會、著名跨國公司和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大型展覽企業在西安設立分支機構或組建展覽公司,舉辦展會,提升西安會展業的整體水平。要依托陝西省特色和優勢產業,加強展會策劃,按照國際展會標準,做強做大歐亞經濟論壇、中西部投資貿易洽談會、楊淩農林科技博覽會、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全力培育3-5個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品牌展會,增強西安會展業在國內、國際的競爭力。加強會展業與旅遊業的聯合促銷,以旅遊促進會展,會展帶動旅遊,實現會展與旅遊的雙贏。
2.會展經濟的空間格局大力發展西安會展業,努力建設我國西部最大的會展高地。堅持特色鮮明,合理分工,優勢互補,整體互動的原則,發展六大會展集聚區:
-是楊淩農業高新技術成果交易展覽區。依托以兩所大學為主的農業科技創新優勢,充分挖掘場館資源,發揮楊淩品牌優勢,努力打造中國著名、世界知名的農高會品牌。依托農高會的規模帶動效應,鼓勵引進和扶持種子、苗木、畜牧、農機、醫藥等各類展會,逐步形成以農高會為主體、各類專業展會為補充的農業展會體係。
二是完善曲江國際會展聚集區。以西北地區最大的西安曲江國際展覽中心為依托,以區域內的曲江賓館、大唐芙蓉園、大雁塔北廣場以及正在建設的旅遊項目等硬件設施為基礎,吸引國內外著名的會展公司和服務企業人駐曲江,舉辦國際國內一流的專業和綜合大型展覽及會議,將其建設成中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全世界著名的國際文化交流、會展旅遊聚集區之一。
三是打造滻灞國際會議中心。依托豐富的綠色生態優勢,以滻灞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性會址為載體,以歐亞經濟論壇、世界園藝博覽會、n摩托艇世界錦標賽為契機,爭取更多的國際會議和賽事活動在此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