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慶四年,朝廷內外興邦安定,百姓安居樂業。
住在鳳裏街的國公府,今日似乎有了件喜事,不少擺攤商販在路過國公府時,居然看到院東的拱門上掛著一條大紅色的紅綢錦線。
……
院東的一座小院裏,每處簷牙上掛著紅色鈴鐺,而廊腰也掛滿了一條條的紅綢緞,每棵樹也掛上了一個個大紅繡花,處處都充滿著喜慶。
“三小姐,時辰要到了,準備出發吧。”一個穿著翠綠色馬麵裙的圓臉丫鬟,梳著兩個圓圓的發髻,發髻上麵是留有兩根紅繩,她站在房門口,麵上露出喜意,低聲朝屋內道。
“好,秋蜜姑姑,稍等片刻。”裏麵的人頓了片刻,回道。
薛惠英看著銅鏡裏的自己,幾乎不敢大喘氣,這是她第一次被自己的美貌所驚豔,縱使雙眼有些紅血絲,卻絲毫不影響這一張姣好的麵容。
她淺淺一笑,鏡子裏的人也笑了,露出兩個酒窩。
薛惠英小心翼翼的摸了摸發髻上奢華精致的頭冠,這是當家主母送給她的禮物,隨即又摸了兩邊的黃金流蘇釵,而這是……她小娘半夜來到房間給她的。
薛惠英本想不要的,畢竟小娘在國公府裏並不好過,一個月娘子的月錢不過二兩,比她這些兒女還少上三兩,也不知這兩支黃金流蘇釵用了她多少銀兩。
可昨夜小娘頂著紅腫的雙眼,強硬的塞給她,自己拒絕了三次,小娘便丟下黃金流蘇釵氣衝衝的走了……
她拿著流蘇釵,發了整整半夜的神。
“三小姐?”
“好,秋蜜姑姑,我這就出來。”
外麵的聲音再次響起,薛惠英收回手來,站起身理了理婚服,站在門口,在放下頭蓋的那一刻,她扭頭深深看了眼自己的房間。
說是閨房,但裏麵卻極少自己的東西,而自己真正要帶的……
就隻有這十八年來攢下的月錢……
“祝三小姐百年好合!”
一開門,便有幾道聲音首先朝她喊道。
薛惠英雖然不知道她們是哪房派來的丫鬟,卻依舊拿出賞錢,一人賞了兩個銅板。
拿到銅錢的幾人臉上無不露出一個真誠的笑容。
“三小姐,三公爺今天一早便得了朝廷的令,出了遠門……”一人附耳朝她低聲說。
“嗯。”薛惠英對這個給了她生命的父親,是沒有任何的感情,聽到這個消息,她沒有感到意外。
“不過,大娘子早早就起來等著您了。”那丫鬟又道。
“嗯……勞煩姐姐引我去大娘子那道謝。”薛惠英低吟道。
“不勞煩……三小姐可別這麼說……”那丫鬟輕輕扶起薛惠英的手,帶著幾絲笑意道。
薛惠英亦步亦趨的跟隨,很快兩人停在了小院的大廳上,廳上坐著一位膚如凝脂的婦人,看著不過三十出頭,她穿著暗紅色的衣裳,脖子上戴著一個紅珊瑚的珠寶項鏈。
“這些年多謝大娘子的栽培……”薛惠英跪在紅色蒲團上,說著這些天自己琢磨的話語。
“嗯……嗯……好……”三房的大娘子馮氏滿意的點頭,眼神一轉,旁邊的丫鬟快步把薛惠英扶起,引到馮氏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