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1945年,斯大林和美英首腦舉行了三個高峰會議,這就是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隻是在後來的波茨坦會議上,冷戰的陰影出現,戰時聯盟才開始走向解體。

當然,如果斯大林的仁慈沒有一係列恐怖行為的伴隨,他也不會成為後來的斯大林。在1941年7~12月,有1339702人被審訊,其中,67.4%的人被送到古拉格,那裏關押著很多的人。有人認為應該對這些犯人實行改造,他們應當被送到相反的方向,不是東部而是西部,去前線打仗。犯人們通常會被編入類似於日軍“神風敢死隊”之類的小隊,以“刑事犯隊伍”著名。在1942~1945年,97.5萬人在這樣的特別隊伍裏服役。邪惡的警察頭目貝利亞熱情很高,他給前線提供了這樣一支特別的隊伍。這些人被聚攏在一起,如果有人後退,就會被槍斃。盡管已經不存在全國範圍的政治迫害,也沒有幾個人因為一些並不存在的罪行而被捕,但每個持不同政見者或失敗者都仍然會受到懲罰,這種懲罰常常是死刑。

對這本書裏那些人物的命運,我應該說些什麼。

戰後20年,在斯大林死後,發生在布列斯特要塞裏的英雄壯舉才公之於眾。當年斯大林還活著時,布列斯特要塞所取得的勝利,被當局視為是一種妥協,官方的曆史學家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歌頌斯大林格勒戰役和攻克柏林的戰役上。

20世紀60年代中期,戰爭爆發時還是中下級軍官的那批人執掌了政權,他們曾經為斯大林的失誤而吃盡苦頭,他們情願把6月22日那一天所發生的一切公之於眾。時代需要大力頌揚布列斯特的英雄事跡,在一片吵鬧聲中,布列斯特被授予“英雄要塞”的稱號,它確實受之無愧。

另一個英雄部隊的指揮官,第4集團軍軍長科洛布科夫和西方方麵軍司令巴甫洛夫一同被槍斃了。而西方方麵軍的另外兩個集團軍,第3集團軍和第10集團軍的軍長庫茲涅佐夫(Kuznetsov)和戈盧別夫(Golubev),他們也丟掉了自己的軍隊,沒能阻擋住德軍的攻勢,然而他們卻被任命了新的職務。西方方麵軍的終結者——德軍的古德裏安將軍,幾乎都抵達莫斯科了。1941年12月,古德裏安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成立了自己的司令部。司令部就設在托爾斯泰的莊園裏。

西南方麵軍司令基爾波諾斯將軍,在烏克蘭陣亡了。在西南前線進行的許多反擊戰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第8機械化軍的英勇戰鬥卻非常突出。這支部隊的指揮官裏亞貝舍夫將軍引起了斯大林的注意,他被任命為南方方麵軍的司令。然而,由於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勝利,很快他就失去了那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整個戰爭過程中,他的表現都很平淡。

沙波什尼科夫元帥,一個完美的古典主義者,1941年6月被任命為紅軍總參謀長。兩年後,因為健康原因,他被改任伏洛希羅夫軍事學院院長,但不久就去世了。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唯一一個死後得到其他軍事領導人一致稱讚的元帥。

伏羅希洛夫元帥,騎兵總司令,把自己照料得非常好。盡管他聲稱,1941年6月西方方麵軍司令部之行讓他“少活好幾年”,但他一直活到88歲。其中有7年時間,他擔任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的職務,這雖然是一個虛職,但卻非常有地位。

另一個老騎兵,庫利克元帥,曾經在1941年6月神秘地失蹤,而在7月,他又突然出現在莫斯科。他和第10集團軍的殘餘部隊待在一起,曾在森林裏東躲西藏過幾個星期。對此,斯大林既沒有獎勵,也沒有懲罰他。然而,1950年,此事過後的第9年,在另一場清洗中,庫利克元帥被指責犯有叛國罪,被處決。

朱可夫,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聯將軍。6月26日,他在斯大林書房裏設計的兩道弧形防線出人意料得堅固,它把德軍的推進阻擋了幾個星期之久。然而,這隻是他第一個成功的戰略計劃。在取得一係列勝利之後,1945年4月,他率領蘇軍攻占了柏林,同年6月24日,他在紅場接受了勝利大檢閱。然而,10個月後,朱可夫從德國被召回,又派去熬德薩,擔任一個二流軍區的司令員。1947年12月,他甚至連這個位子都丟掉了。朱可夫打好裝著幾條短褲的背包,誠惶誠恐地等待著別人來逮捕他。或許這就是斯大林為什麼寬恕他的原因。他根本就沒有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