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患有失眠症,常常要到黎明時分才能入睡。但1941年6月21日的那個晚上,這個掌控著國家大權的人物,不同尋常地早早就感到疲倦了。
前一天的壓力實在太大了。整整一天,各種各樣的情報都源源不斷地送給他——德國準備入侵蘇聯。就在幾天前,他還根本不相信這些報告。遲早有一天,納粹德國會把貪婪的目光轉向蘇聯,斯大林對此深信不疑。但在內心深處,他知道,即使德國入侵,也是到1942年春天英國垮台之後了。
他相信,德軍的將軍們不會讓德國像1914年一樣,再次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到那時,斯大林自己的計劃,正好趕上時候了。
這個計劃,斯大林對自己的將軍也嚴格保密。這個計劃,就是要全力以赴地進攻德國,使蘇聯取得更多的東歐土地,使之加入紅色陣營。
直到1941年6月中旬,斯大林還一直感覺到蘇聯是安全的。如果說有什麼讓他感到不安的,倒不是在蘇聯西部邊界迅速形成的德軍戰線,而是糾纏著他自己的兩位高級指揮官,一個是國防人民委員謝苗·鐵木辛哥將軍,另一個就是頑固、直率的總參謀長格奧爾吉·朱可夫將軍。
斯大林確定了進攻德國的時間表,將軍們對此並不樂觀。遵照斯大林的命令,他們製訂了一個沿公路進攻德國的秘密計劃,但將軍們知道,如果德軍現在入侵蘇聯,這個計劃是不中用的。那樣的話,蘇聯就沒有可以依靠的防禦戰略。因為斯大林過於相信這個無用的預防措施,兩位將軍在不斷提醒斯大林,這個計劃相當危險。
斯大林收到了潛伏在歐洲國家的情報人員送來的情報,說德軍即將進攻蘇聯。他對將軍們隱瞞了這些情報。但將軍們也得到了來自蘇聯邊境令人不安的報告:每天至少有10架德軍飛機侵入蘇聯領空,有的甚至深入蘇聯領空30多英裏。其中的一架飛機竟然深入蘇聯領空650英裏,降落在莫斯科。這是德軍在為其地麵部隊偵查從邊境到莫斯科的進攻路線。
朱可夫和鐵木辛哥都一致認為,這些舉動預示著德軍很快就要大舉入侵蘇聯。6月13日,他們開始催促斯大林,允許他們在西部邊境線一帶部署兵力,以提高警戒。“我們以後再說這些事吧。”斯大林就這樣把他們打發了。
從邊境線上回來後,將軍們的決心更大,堅決要求部署進攻的兵力,甚至動員預備役人員。
斯大林發火了:“你們難道不知道這意味著戰爭嗎?”
將軍們沉默了。在意味深長的沉默中,斯大林降低了聲調,淡淡地問道:“我們在西線有多少個師?”
“149個師。”
“瞧,這足夠了。德軍沒有那麼多兵力。”
對這個問題,朱可夫早就準備好了答案:“根據我們的情報,德軍一個師的兵力有1.4萬~1.6萬人,而我們的一個師僅有8000人。”
斯大林很惱火。“你不能總是聽信這些情報!”斯大林厲聲說道。
朱可夫和鐵木辛哥不敢反駁,但私下裏,他們都覺得這麼說很愚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斯大林覺得,因為將軍們看不到情報人員發來的許多密電,所以他們也就知道,早在1940年7月、1941年的第一個星期、1941年4月,情報人員們就分別發出過警告——德軍即將入侵蘇聯。
出於本能的不信任,斯大林權當這些警告是一派胡言,更糟的是,他甚至認為這些蘇聯情報人員已經叛國。
6月的前幾個星期裏,朱可夫和鐵木辛哥幾次懇求他,斯大林覺得很煩,他不想再見到這兩位將軍。然而,現在,他的內心並不平靜。來自布加勒斯特或赫爾辛基的情報可以置之不理,但德軍沿邊境集結兵力,其飛機頻頻侵入蘇聯領空卻是鐵的事實。
早在1939年8月,蘇聯和德國就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結為盟國。迄今為止,蘇德聯盟還是成功的。
希特勒使斯大林完全入駐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還有波蘭、羅馬尼亞的部分領土,以及沙俄時期就被占領的芬蘭的部分地區。占領波蘭東部,意義非常重大,它使蘇聯的邊界西移了200英裏。
占領一個地區與真正控製這個地區是兩碼事。斯大林清楚地意識到,這些新占領的地區湧動著反蘇的情緒。那些地方的警察工作起來很費勁,他們常常會槍斃疑犯或者把他們送到古拉格①[①古拉格:“古拉格”在俄語中是勞改營管理總局的縮寫——譯注]。但斯大林知道,那些勢力還沒有被斬草除根,他們肯定會樂於與德國人合作,或許會在紅軍背後暗中搞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