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1 / 2)

四阿哥胤禛一向被朝廷諸位看成是太子一黨,他成年後接觸朝廷事務的時機不趕巧,被康熙派去收取國庫借出去的銀兩,這是一個很不討好的事,要知道能向朝廷借錢的人家,那肯定都是皇親國戚或者皇帝麵前的紅人之類的,找他們要錢,說軟話的話,他們肯定不屑一顧。說硬話,又很得罪人。

再加上現在胤禛又是太子一黨的,而現在逐漸成年的阿哥越來越多,朝廷的水也越來越渾,皇子們誰都想坐那個位子,而要坐上那個位子就必須要有大臣與那些皇親國戚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胤禛想要要到欠國庫的錢,可以說是千難萬難。

在眾人都在看胤禛的笑話的時候,胤禛做到了,他不管是皇親國戚也好,一朝元老也好,他都能拉下臉以雷厲風行的個性與鐵麵無私的手段收回了欠與國庫的錢,可是這樣做也得罪了很多人,盡管還是有人欣賞他的處事態度,可是那些被要賬的人家都是很討厭他的,這些厭惡的情緒在胤禛看來是無關痛癢的。

這次傳來消息說榮國府賈家被禦史台那群整天閑著沒事就喜歡參各家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的老頭子們參了一本,據說罪狀可以列出好長一個條子,還聽說康熙派了胤禛去調查此事。得知這個消息後,被胤禛要過賬的人家拍手稱快,你四阿哥也隻適合去處理這些家長裏短的事情,而快要被四阿哥要賬的人家也送了一口氣,總算是近期不擔心那個黑臉閻王來家裏催賬了,至於以後回不回來,嗬嗬到時候再說唄。

胤禛領旨後,先是去了市井聽從民眾們對賈家的看法,以及和賈家同等地位的人家和與賈家交好的人家對賈家的看法,反別把這些看法造成一個冊子,又去收買了榮國府一些下人,從他們口中又得知了一些證據,最後又派暗衛去調查了一些隱秘的事情並且拿到了證據,將所有證據與寫有民意的冊子呈給了康熙。

乾清宮裏,康熙高坐在首,看了胤禛呈上來的冊子與證據後,怒氣衝天的一把將那寫有民意的冊子與證據摔到地上;

“哼,真是得誌便猖狂,老四你看這事該如何處理。”

康熙突如其來的問話讓胤禛心底一跳,他轉瞬間心中便掠過了無數心思,最終按照往日他處理其他事情的鐵麵無私的態度道;

“這...兒臣以為,該是如何就是如何,禮法不可廢。”

聽到胤禛的回到後,康熙的怒火瞬間消融,他深深的凝望了一眼這個他不是很重視的兒子,哈哈大笑道;

“老四,你這樣子可不行那,雖說禮法不可廢,可是有時候不看僧麵也得看佛麵,這榮國府賈家是沒有什麼,處理了也就處理了,可是這榮國府賈家的祖先賈源是隨□□爺一起打江山的,是憑軍功封的國公。他的長子賈代善雖然已經死了這麼多年了,可是當初朝廷穩定他也是出了很大一份力的,不然你以為四王八公裏,為何賈家就占兩個國公位?

所以現在他們犯一些小錯沒有關係,日後才能找到理由處置了他們,要知道臥榻之處豈能容忍他人酣睡,當然也不是說現在就放任他們,一些警告還是必要的,不然他們就會無所畏懼就無法無天了,老四,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康熙喜怒無常的一席話讓胤禛深刻的明白了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他點點頭道;

“兒臣明白,可是皇阿瑪您還沒有說,這賈府該如何警告?”

康熙聞言,喚來了李德全研墨,邊說邊寫道;

“既然隻是個警告,那個該遵守的規矩還是要遵守的,不然他們的野心大了,就不把皇家放在眼裏了。”

對於康熙的說法胤禛是讚同的,不能放任,放任就會助長他們的氣焰與野心,他去要賬那麼艱難,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這位父皇的放任,當然還有一些是真的還不出來,他們是真的沒有錢。

在康熙頒下了關於賈家這件事的聖旨後,胤禛對這件事也總算是告一段落,可以繼續回去收賬了,那些開心胤禛沒時間去找他們收賬的人家也是算是白高興了,就玩了那麼一天而已,跟沒晚差不多。

..........我是聖旨分割線..........

至從賈代善死後賈家就沒有在接過聖旨了,這次賈家來了幾位來自宮裏的傳旨太監,他們擦著胭脂水粉打扮的十分嬌媚,翹著蘭花指高傲的坐在賈家的會客廳裏,對著那些巴結的賈家人不屑一顧。

“好了沒?人來齊了沒?再不來咱家可是不等了,咱家可還有事兒呢,哪兒能耽誤在你們這裏,快點快點。”

太監尖細的嗓音催促著賈家眾人,本想等賈環和趙姨娘也一起來聽旨意的賈家人一聽這話便表示人齊了了,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這位公公一定要讓所有賈家人都在一起才宣旨,可是賈母表示不想為了賈環這顆老鼠屎壞了賈家這一整鍋好湯,所以聽聖旨少他一個也沒事,反正他是庶子,不堪大用。

賈璉的媳婦兒王熙鳳在接到了賈母的眼神示意後,巴結的向領頭的傳旨太監掐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