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完善科舉,選賢任能,知人善用,文教複興。天下一片太平,可謂盛世。各地從文者甚多,都期盼著可以有朝一日,參加那殿試,選上那狀元,一飛衝天,故唐太宗在位期間,民間都刮起念書之風。
此時,在渝州附近豐都城的一位叫做荀銘的人也不例外的要加入這趕考大軍。
荀銘家境貧窮,父母老來得子,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從未有過顯赫的祖上,家裏人也沒指望過大富大貴,隋煬帝時期,更是過的苦不堪言。可自從那李世民當政,隨著科舉的全國實行,讓這二老看出了希望,於是便湊了些錢,讓自己的兒子荀銘念私塾,荀銘自幼老實本分,算不上聰明,卻也落個持之以恒,還真就念出了點門堂,通過了鄉試,考上了秀才。
荀銘的父母因為荀銘考上了秀才而樂的合不攏嘴,他們這輩子也沒做出過什麼重大的決定,可是這一次,為了能讓荀銘出人頭地,賣了家裏的豬和牛,掏出了全部家當,湊了十幾兩銀子都交給了荀銘以作為盤纏。荀銘接過父母的錢,看著父母老淚縱橫的臉,荀銘也哭了出來,畢竟自己從出生到現在都沒離開過父母,而此時卻要離開過這片出生地。大丈夫當以讀書報國為己任。荀銘心裏這樣想到,然後毅然決然的離開了父母,踏上了去往長安的路途。這便是所謂的進京趕考了。
烈日當頭,正逢盛夏,荀銘此時已經離開了渝州老家有一段時間了,根據豐都老家提供的地圖來看已經到了宣漢附近,因為路途遙遠,天氣炎熱,荀銘決定尋一有陰涼之處的地方歇息一會。
走了不一會,忽然發現前麵有一群頑童,正拿著燒著的幹柴往一座城隍廟內扔去,荀銘一看頓時火了起來,自小受儒學思想影響,這些頑童幼時變縱火行這傷天害理之時,大了還了得,想到此處,荀銘趕緊抄起地上的石子向那群孩童擲去,將之驅逐,幸虧發現的及時,城隍廟隻是燒壞了些許木柱,隨後荀銘用隨身衣物將餘火撲滅。
荀銘背了背後麵的竹簍,緊了緊胸口的包裹,裝起了衣服,邁步走進了這座城隍廟中,廟中破敗不堪,估計是有段時日沒人來問津過了,怪不得那些小童光天化日之下就敢縱火。荀銘觀察了下附近的神像,有牛頭,有馬麵,有判官,也有那十殿閻羅,看起來凶神惡煞,不禁打了翻哆嗦。雖然不信佛,荀銘也不由自主的念起了阿彌陀佛。可是卻也禁不住倦意,不再多想,荀銘靠在了牛頭的腳旁坐了起來。漸漸地合攏了雙眼。
正睡夢間,荀銘忽見一拄拐老者,向著自己飄來,眼睜睜的看著牽起了自己的手,說也奇怪,渾身就如同棉花一樣輕飄飄的被那老者拽了起來,荀銘想要出聲詢問,可是那話到了嘴邊,卻怎麼也不出口,怪異非常。
荀銘以為在夢中,所以並未做他想。便隨那老者動作。不一會的功夫,荀銘隨著老者的牽引,身體不斷下沉,恍若無物一般。感覺沉到了地底,不一會的功夫,老者停止了繼續下沉,拽著他繼續往前走。荀銘正當不明所以的時候,突然抬頭定睛看了看旁邊的路標,頓時驚得說不出話來,隻見牌上寫了三個大字,黃!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