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貴客(1 / 3)

刀門內比,又分大比與比。

比,是刀門外門弟子晉升內門弟子的一條重要途徑,每年一次。而隻有在刀門比獲得勝利的前一百名弟子,才有資格成為刀門內門弟子,從而開始真正的修煉刀門的基礎心法。

而刀門大比,則每五年一次,是專屬於內門弟子的舞台。那些在這個舞台上表現得足夠好的內門弟子,便有可能會被刀門的長老、客卿相中,從而成為其真傳弟子,甚至是親傳弟子。

通常情況下,真傳級別以上的弟子是不需要參加刀門內比的,因為他們的地位不同,因此自然不需要再參與這種需要彰顯自身潛力、實力的比試。但是自從十年前刀門成為上門之後,與刀門互相拜訪的門派、家族也便開始漸漸增多,其中也就有了不少的互相切磋行為,所以門主慕容燕為了省事,幹脆就趁刀門內比每逢有大比之事的時候,廣邀南池方的一些門派、家族一起參加盛會。

此舉既可彰顯刀門的實力,又能夠增進彼此同盟門派、家族之間的感情關係,可謂是一舉兩得。

去年是刀門的內門比,並沒有大比,不過當時因為門主慕容燕突然決定在比後要閉死關,為了檢驗整個刀門第二代弟子的綜合實力,所以臨時起意讓所有真傳弟子也一同參與比試。

當時這場比試,清逸並沒有參與。

不過因為其身份的特殊性,所以慕容燕自然也沒有多什麼。但是那些在最近這兩年隨著刀門的逐漸強勢而加入刀門成為客卿與長老的修士,並不知曉這其中的關係,所以自然也就對清逸有一些其他的看法。

像唐家這一次居然直接上門提親,想要迎娶清逸,將聲勢營造得極大,這裏麵其實也有部分長老與客卿參與的緣故。

在門主慕容燕閉死關的情況下,門中的一切事務自然都是交由大長老司空負責。

修煉《驚世刀.儒雅篇》的司空長老,處理這方麵的事務也算是比較得心應手。但是唯一的問題,就是司空長老因為修煉儒雅篇的關係,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並不夠果斷,反而總會讓人覺得有機可乘,甚至很容易在麵對多人的壓力攻勢下,選擇妥協。

所以當唐家趁著慕容燕閉死關,將所有事務都轉交到司空長老的手上時上門提親,這裏麵自然也是有想以壓力逼迫司空選擇妥協的原因。僅從這一點上,其實已經不難看出,在失去慕容燕做主的刀門,內部在一定程度上明顯已經受到了其他勢力的侵蝕。

對此,已經算是人精的清逸看得要比陸少卿更為透徹。

她隻是缺乏對修道界的常識認知,並不代表清逸是傻的。較為黑暗的童年經曆,讓清逸要比陸少卿更懂得人情世故,所以幾乎是當陸少卿來傳遞司空大長老的意思時,她就已經知道這些人打的是什麼主意,也已經明白司空大長老的應對策略。

若是其他弟子,恐怕司空大長老早就選擇妥協了。

畢竟,唐家可是號稱南池第一世族,而且這次想要迎娶清逸的,也不是普通的家族子弟,而是唐家的嫡係,現任唐家家主最的玄孫,唐未明。

這是一位資雖不及陸少卿、清逸,但也足以稱得上一聲才的才俊。最重要的是,唐未明的年紀、修為都與清逸相仿:年僅十八歲的他已是圓境六層的修士,這就注定他未來的成就絕不會低於聚相境。

所以唐家自然理所當然的認為,唐未明是足以配得上葉清逸這等妖孽的才。

在修道界,關於才、妖孽可以是有一個較為明確的判定標準。

十八歲前通玄,三十歲前破境,則有望聚相,算得上是資可期的三等才。

十八歲前圓境,三十歲前破境,則必然聚相,算得上是資縱橫的二等才。

十六歲前圓境,二十四歲前破境,則仙道可期,可算是賦異稟的一等才。

二十歲前破境,則人仙無礙,地仙有望,可謂之驚世妖孽。

三十歲前化胎,則地仙無礙,仙有望,可算是絕世妖孽。

二十五歲前化胎,則真仙可期,此等資可謂之謫仙再世。

不過這等判斷標準,並非一成不變的。有些才最初修煉功法時,進展神速,十六歲之前就踏足圓境,二十歲時甚至圓境圓滿,可是最終卻在三十歲後才突破桎梏踏入破境,因此最終也隻是得到一聲“二等才”的評價。

唐未明的資質,如今可算是二等才,但是倘若他能夠在二十四歲前踏入破境,那麼則可以算是一等才。比起清逸、陸少卿這等如今明確可以算是一等才的子弟,縱然唐未明略有差距,也不會差得太遠——至少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以南池第一世族的名頭,唐未明迎娶葉清逸,絕對不算折辱清逸。

畢竟,清逸還未到三十歲,關於她的資質評價,誰也無法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