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由詹姆士帶隊的MOTO團隊繼續和由李文軒帶隊的軒宇科技進行談判,可是就具體的談判內容雙方一直未能達成一致。
MOTO公司的意思是按照去年的標準進行技術轉讓以及相關的價格製定上的合作。而雷宇凡意思卻是要讓軒宇科技由技術和資金入股MOTO,總共的控股要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從而達到兼並MOTO的目的。顯然詹姆士這些人實在無法接受將來要受到軒宇科技的牽製。
所以,自然而然最終的談判結果以失敗告終。
其實,按照雷宇凡的意思,如果能夠控股MOTO的話其實也並不是沒有好處的,雷宇凡最看重的還是這些歐美企業的技術底蘊以及市場渠道這方麵的。而且就算收購了MOTO過後也並不會對目前的軒宇科技造成任何的影響,如果收購了的話,MOTO將來就將徹底的淪為低端市場的代名詞。同時也能夠更好的為P-PHONE的高端路線讓道,在更長的時間裏達到壟斷的目的。
而且就算收購不成功,軒宇科技這邊也不會有任何的損失,無外乎就是要多花費一些精力去打造自己的銷售產業鏈終端,對於現在軒宇這個手機領域絕對的龍頭來說也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兼並的成與否對於雷宇凡來說都是喜憂參半的事情。所以,對於此次的談判雷宇凡也並沒有過多的關注,隻是交給李文軒一個人去處理就好了。而對於談判的破裂在雷宇凡看來也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畢竟在如今的歐美那些發達國家眼裏,軒宇科技也僅僅是中國的一家稍微大一些的科技公司而已,詹姆士他們也有理由相信憑借自己國家的優秀人才和技術儲備會玩不過一個中國企業,這才是詹姆士等人拒絕軒宇的根本原因。
既然談判不成,咱就手底下見真章吧!
與MOTO的談判對於如今的雷宇凡來說僅僅是件小插曲而已,自己接下來的要做的事情才是關乎到公司甚至國家未來的關鍵所在。
是的,雷宇凡打算開啟一項新的研究——太陽能發電的研究。
在前世,能源的問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是依靠自然資源來獲取的,而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卻是有限的,所以大家也非常研究新能源對於人類未來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情。終於,在2045年的夏天,波蘭的一所研究所傳出了一項令世界矚目的研究成果,也就是利用太陽能發電來滿足人們日常對於電的需求。
與早前的太陽能發電有著明顯區別的是,這家波蘭的研究所將太陽能對電能的轉換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而在此之前太陽能對電能的轉換才可憐的百分之二十多一點,除此之外在太陽能發電的成本上也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完全能夠用於消費級的市場上供大家去選擇,真正的達到了清潔能源的目的。而且在波蘭的研究所之後的的十年時間裏,先後研究出了更多的太陽能發電轉換技術,到雷宇凡離開的時候,按照他的記憶太陽能對電池的轉換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六十二了。
所以,雷宇凡現在才迫切地想去研究這一課題。這不單關係到公司以及個人的發展問題,更關係到國家甚至全人類的一項劃時代的研究,雷宇凡沒理由在現在如此充裕的資金基礎上去展開這項研究。
未來的戰爭大多都是圍繞能源的爭奪而展開的,雷宇凡的目的就是從根本上去解決越來越多的人口問題引發的能源危機與生存問題。隻要能夠解決這能源的問題,其他很多的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而且目前雷宇凡的外公李振南還在進行燃料電池的初級公關,所以等到自己將太陽能發電的問題解決之後,未來的能源危機便徹徹底底的解決了。
九零年的這年國際上發生了許多的大事件,蘇聯放棄了統一的貨幣製度、東西兩德終於合二為一、撒切爾夫人辭去了英國首相的職務、麥當勞在深圳開設了中國的第一家新店等等等等。
而這些對於雷宇凡來說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如今的雷宇凡每天仍舊非常的忙碌。不僅要忙於太陽能發電的書麵研究,同時還在籌備在十二月初軒宇太陽能研究所的成立的相關工作。
經過長達八年多的準備,雷宇凡終於完成了大部分關於記憶部分內容的整理和研究,接下來就是要進行徹底的實戰研究以及更加複雜的材料研究了。
因為太陽能發電不僅牽扯到能量的轉換問題,同時還關乎到太陽能電板的材料使用,所以這裏麵要牽扯到的範圍實在是超出了雷宇凡的研究範疇,單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夠的。
所以,雷宇凡在離天南國際一公裏左右的位置購買了一塊地皮,專門新建了一座占地麵積三千多平米、五層樓的研究所。到十一月中旬,所有的研究設備以及人員已經基本就為,就等著雷宇凡一聲令響便能夠開始太陽能電池方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