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6年類別:民俗
地區:貴州編號:Ⅸ-70
申報地區或單位:貴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水族不僅擁有世界上曆時最長的民族節日,而且還有一個奇寶,那就是他們為引以為豪的水書。
水族源於古代“百越”族係,過去曾有一種古老文字“水書”。水族之水書水族的聚居地位於雲貴高原東南部的苗嶺山脈以南、都柳江和龍江上遊。森林密布,山水如畫,適於農林業的發展,是貴州高原的魚米花果之鄉。水族擅長農耕,以種植水稻為主。
水族有一種古老文字“水書”。水書是水族先民創製的一種獨具一格的雛形文字,水族語言稱其為“泐睢”,“泐”即文字,“睢”即水家,“泐睢”意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書。
在我國56個民族中,有17個民族有自己傳統的文字,水書即為其中一種。水書是水族的古文字、水族書籍的通稱。它是一種類似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號,記載了水族古代天文、民俗、倫理、哲學、美學、法學等文化信息,被譽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是象形文字未開發的最後領地。
水書還有其他的榮譽稱號:比如水家人的“易經”、“百科全書”,是解讀水族悠遠、滄桑、苦澀曆史的重要典籍。它是研究水族社會曆史文化的鑰匙,同時也是進行宗教學、曆史學、民族學、民俗學、語言文字學等多學科研究的重要資料。
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水書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巫術用書。水書的製造時代極為古遠,有學者推測,水書源頭可追溯至夏代,而且“水書與古代殷人甲骨文之間,當有若幹姻緣關係”。水書製造之地點,“初在西北一帶,由北方次第傳入江西,再由江西遷入貴州省”。
水書包括天幹、地支、八卦、天象、時令節氣、鳥獸魚蟲、身體五官、率屬稱謂、數目方位等,這種文字在都勻和三都縣的地方誌中都有記載。形態十分古老,酷似殷商甲骨文,又似古籀小篆。早期抄本中的水文,用竹尖蘸墨汁書寫,近時抄本已用毛筆書寫,有的是圖畫象形,有些是楷書的顛倒、斜置或反寫。有的鬼師們還專寫一些保密文字,被稱為“反書”和“秘字”。
水書所記,大多是原始宗教信仰方麵的日期、方位、吉凶兆象及驅鬼避邪的方法,大體是以年宜、忌月日,以月日宜、忌時方,並用歌訣或事物兆象標明它的吉凶所屬,因此多是作為巫師施行法事的工具。隻是因為水族篤信鬼神,故水書用途很廣。水書這種特有的功能,促進了水族鬼神崇拜的世代沿襲。水書除了包涵大量的原始宗教信仰內容以外,它還保存了亟待挖掘和破譯的天象、曆法資料和水族古文字資料。水書所反映的天象、曆法資料,是一份極為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產。它的一些基本理論,如九星、二十八宿、八卦九宮、天幹地支、日月五星、陰陽五行、六十甲子、四時五方、七元曆製以及水曆正月建戌等內容,就是水族先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水書的文字符號體係獨特,既有類似甲骨文、金文的一種漢字,也有眾多的象形文字符號,還有段落表義的圖畫文字。其字數少(僅數百字)、文字符號體係獨特,文本不能獨立表達意義,而要依靠有師承關係的水書先生,即能看懂讀通和會使用水書的“祭師”(全部為男性)。水書文本,由水書先生據水書所載相關條目、結合口傳內容做出解釋才能具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