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枝節(1 / 2)

王易絲毫不知,自己已經被狄火記恨上了。本來以狄火的實力,要殺王易如同捏死螞蟻一樣簡單。但為了讓王易受到最大的痛苦,狄火專門*思,給王易找了個厲害人物,已保證能讓王易“欲仙欲死”。

自從破廟遇襲那晚之後,王易就習慣上了在茂密的樹冠上睡覺,到時發生什麼緊急情況,自己被發現的幾率會比較低。

而與李孝雲和蘇豔怡他們幾天的同行,讓王易學習了很多的野外生存技巧,雖然能捕到的動物也比較少,但不再局限於河流,而是在平原上四處狩獵。

僅僅這一點,就讓王易獲益良多。而一路上不斷地攀談,王易與兩人的關係日近,談的自然也多了起來。

李孝雲是個健談的人,更是個聰明的人。他很會把握談話的火候,既不會讓你找不到共同語言而尷尬,也不會因為說得太多,而令人厭惡。

加之外出闖蕩了很多年,遇到的軼事也多。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不管是衣食住行還是江湖見聞,加上李孝雲的口才,當真是仿若情景重現,讓王易大增見聞。雖然仨人走的大多是荒涼的山路,但一路上卻是趣味橫生,一點也不沉悶。

而講述中,李孝雲有時會加上自己對某件事的理解或態度,並時不時的讓王易甚至蘇豔怡發表看法,這令王易的心智每一天中都在快速的增長。

“每天睡覺前,把自己一天的見聞和做的事,回想一遍,審視一下自己的不足。對日後的成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李孝雲的話語猶在耳旁,許多新奇的思想念頭紛湧而來。一件事的處理,不僅僅局限於辦法手段,隻是因為說話的語氣的輕重緩急,就能達到不同的效果,事情的發展也隨之不同。

王易對李孝雲的博聞強記心悅誠服,同時,對於文字的博大精深也無比的歎服。

第二天一大早,王易打坐醒來,看到李孝雲與蘇豔怡同時收功,兩人對視一笑的神情,心中微微一疼。

跳下樹來,向兩人打過招呼後,王易拉開架勢,開始每天從不間斷的基礎刀法練習。

如今三人都已經很熟悉,一個月來,也碰到了很多的難民與盜匪。

難民自然是一番攀談之後,各自上路,而如果有盜匪,那自是毫不留情,視情節輕重,一一嚴懲。

好在盜匪們也大多是走投無路的農民,僅僅會幾手莊家把式,甚至隻憑身強力壯欺負人,三人也沒有多費什麼功夫,李孝雲與蘇豔怡沒什麼大收獲,隻是王易又增了幾許憂患苦惱。

在旁邊偷看別人練武,是江湖大忌,為武林人士所不恥。三人各自選擇地角,各自修煉。雖然間隔不遠,但好在大家都很熟悉,加之也清楚為人,所以也不必嚴加防備。

幾套套路下來,王易全身熱氣蒸騰,汗水直流而下。旁邊的李孝雲也同樣大汗淋漓的走了過來。

“豔妹先去洗刷去了,我們這些大男人隻能排後了。”

王易的思緒,經此一提,不禁一陣飄忽,不知、、、此時河邊是何等風光,想到此處,心中一蕩,一股無名燥火從心底直竄全身。

估計,這山河大地,此時在她羊脂般的膚色下,也要黯然失色吧、、、王易心中有些悵然若失,之後又感到羞愧難當。

兩人把自己當兄弟,自己卻在這癡心妄想。

“沒事,我們都是大男人,沒那麼計較的。”王易隨口答道。

“王兄弟,不要怪我多嘴,隻是有件事,隨著這些日子的接觸,一直在我心中留有疑問,不知當不當講。”李孝雲遲疑的說道。

王易心中一突,整顆心如同被突然揪了起來,幸好才剛剛練完刀,臉上通紅,才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