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是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的風雲人物,其學術思想影響深遠。但就是這樣一位大師,其思想在20世紀50年代曾遭到當局的強烈批判。直到改革開放後,才恢複對他的客觀評價,胡適才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胡適”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作為開學術新風的學者,胡適的思想和治學方法已成為一根標杆;作為自由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胡適一生追求真理,保持自由獨立,宣傳自由民主,成為“公知”的典範。胡適的影響早已超過學界,延至政界,其影響和地位舉足輕重,其思想在當時乃至今天,仍有著深遠的影響力。
胡適研究已成為一門學問。他的思想人格,他的自由獨立,他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他的“不受人惑”,他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他的實驗主義求證精神,他的“健康的個人主義”,“把自己鑄造成器”,他的漸進的改良思想,他的再造文明……在當下更加引人注目,閃爍著啟迪現實的理想光芒。
胡適那沉靜和藹的麵容,儒雅的氣質,開闊的胸襟,寬容的態度,平和的語調,建設性的意見,一生孜孜以求的科學、民主、自由,對當下中國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意義。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都需要汲取這種智慧。所以,回眸胡適,就是要向他學習,胡適的思想與他的為人為學相連。作為一代“文化聖人”,他是如何讀書治學的?他如何把讀書、治學與做人連在一起的?
由於長期的隔膜,對胡適的了解多數停留在學術界。為使一般讀者加深對他的了解,我們特意編著本書,從“胡適論讀書”這個角度了解其學術思想。我們從已經公開出版的胡適相關文章中,選取讀書、做人、治學等有關文章三十餘篇,彙集成冊。為使讀者深入理解文章,在原文前加有“題解”,交代寫作的曆史背景和作者的思想背景;在原文後附有“點評”,結合當時當下,畫龍點睛;最後又加有“鏈接”,作為延伸閱讀,以加深理解。另外,本書還附有大量珍貴老照片,使閱讀更加賞心悅目。本書的特點是在解讀胡適原文的基礎上,注重曆史背景和資料的鉤沉,注重對胡適思想做曆史的分析,以期客觀了解胡適,擇善而從。
本書出版過程中,得到不少同仁的熱心幫助,比如攝影出版社高揚總編,不吝提出過很多良好建議,在此深表感謝。由於水平所限,書中或有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李安安於京東家中
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