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語無倫次 六神無主麥帥慌 魂喪歧路 一命歸陰沃克亡(3)(1 / 3)

不過,這個傳說仍然相當準確地反映出了中國與美蘇不同的“核彈觀”,美蘇長期在核彈問題上相互競爭,爭長較短,核競賽愈演愈烈,核武庫日漸膨脹。而中國則始終置身於這個圈子之外,核武庫存始終隻是這兩家的一個零頭。毛澤東的態度是你有的我也要有,但絕不多有,而且絕不參加核競賽。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時,毛澤東也伸出大拇指坦言美國核武庫的強大,伸出小拇指坦言中國核武庫的弱小。

乍一看這是示弱,但筆者卻從中讀出了戰略家毛澤東的自信:“我這個小指頭與你這個大拇指的作用等價!”仔細一想,可不是嗎?死一千次和死一次有什麼區別?毀滅一千次和毀滅一次有什麼區別?蘊藏其後的是一個雖簡單卻又不易被認同和接受的真理:因為:死一千次=死一次,毀滅一千次=毀滅一次。所以:在威懾的意義上,一枚核彈=一千枚核彈!有人又說啦,人家美國當然比中國厲害,人家有嚴密的反彈道導彈攔截體係,有準確的預警係統。確實,早在裏根時期,美國就有龐大而嚴密的“戰略防禦計劃”。可又知道不,那會兒就有美國國會議員詰問:“你那個戰略防禦係統能否做到像天氣預報一樣準確?”這一問問倒了許多大人物。對呀,天氣預報技術多成熟,可誰又敢打包票能100%的準確?“戰略防禦計劃”再牛皮哄哄,它能做到100%的準確嗎?再者說啦,即或能做到比天氣預報準確一百倍,那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的誤報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又是哪一個國家——即或是最強大的國家——所能夠承受的?而且就算是你的預測能達到100%的準確度,攔截係統能夠保證100%的攔截成功率嗎?而任意一個漏攔,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又是哪一個國家——即或是最強大的國家——所能夠承受的?海灣戰爭中那個“愛國者”吹得神乎其神,也隻敢吹到80%就打住,最後還被證實不到50%。試想,你1000枚核彈怎麼保得準能全部摧毀對方的核武庫存而且毀滅人家一千次?而人家的核武庫即或隻有一枚庫存,你又怎麼能保得準這一枚不會成為那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漏過你那個攔截係統,給你造成與一千次毀滅完全等價的一次毀滅?

這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範例,它說明了這樣一個真理:在局部戰爭的時代,越是殺傷力巨大的武器,其使用局限性也就越大,實際使用的效用也就越低。

這就像我們在槍戰片中經常看到的鏡頭一樣,兩個人拿著槍麵對麵頂在對方臉上,誰也不敢開第一槍。在這當口,一支隻有一發子彈的“單打一”和一支有100發子彈的 AK槍族,等價!幾十年核軍備競賽的結果,是競賽雙方明智地認識到了核軍備競賽的不明智,從而最終將其轉化為今天明智的核裁軍。

可惜太晚了,白白折騰了許多工夫和銀子。放眼那年月的世界領袖,把這一切都看透了的隻有一個人:

毛澤東!

毛澤東那句“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隻紙老虎!”的名言,曾長期被人們——甚至包括許多中國人和中國共產黨人——僅僅當作一句宣傳鼓動口號,一種隻有精神號召力量而無科學分析實質的豪言壯語,全然沒有解得個中的絕倫和精妙,參透那高屋建瓴的戰略思想,那博大精深的謀略內涵。

杜魯門沒有,艾森豪威爾沒有,裏根也沒有!

斯大林沒有,赫魯曉夫沒有,勃列日涅夫也沒有!

隻有肯尼迪讀懂了一半,可惜又早早地一命嗚呼!

中華民族的子孫,應該永遠記住毛澤東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

由此看來,當年杜魯門在打了敗仗之後的核訛詐,實在是一著臭而又臭的臭棋!

可惜後來的美利堅合眾國的當家人,還久聞不知其臭也!

那邊在吵吵嚷嚷亂作一團,這邊卻在興高采烈勝利進軍。

12月2日,由第四十二軍第一二五師副師長茹夫一率領中朝聯合遊擊支隊在檜倉裏與在敵後活動的朝鮮人民軍第二軍團參謀長蘆哲用少將率領的朝鮮人民軍北撤部隊會師。

這支由朝鮮人民軍第七師團一個團和第一二五師第三七五團第二營組成的遊擊支隊從11月5日起插入敵後活動。一路上不斷變換行動規律,到處打擊敵人的運輸車隊,消滅朝鮮的地主“還鄉團”——偽治安隊,與在敵後活動的數萬朝鮮人民軍遊擊隊相呼應,把第八集團軍的後方攪得雞飛狗跳,還營救了不少將被韓軍治安隊殺害的朝鮮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