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民族解放的鮮明昭示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誕生後所麵對的第一次反對外來侵略的保家衛國戰爭。
而在此前的一百多年中,中國大地曾多次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踐踏與蹂躪,中國人民曾多次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欺淩與荼毒,中國也曾多次奮起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然而這些被自發的樸素的仇恨所驅動的反抗,大多未能在真正團結統一的完整國家層麵上完成力量的整合,因而在力量強大的內外反動派或明裏或暗地的聯合“圍剿”下,或瓦解,或潰敗,或夭折,中華民族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慘境地也日漸深重……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第一次贏得了勝利的對外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團結在中國共產黨所倡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經過浴血奮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頑強抗擊並消耗日本陸軍主力長達八年之久,最終在與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結成同盟且相互策應相互呼應的形勢推動之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而中國人民也為這場戰爭付出了極為慘痛的巨大代價:
這場戰爭實際是由一係列局部抗戰為前奏逐步演進而成的全麵戰爭,而這些局部抗戰大都以當時的中國政府卑躬屈膝妥協退讓而告失敗,實際也變相縱容了侵略者狼子野心的極度膨脹,最終釀成了一場旨在鯨吞中國的全麵侵略戰爭,麵臨亡國滅種危險的中國人民也被迫發出了“最後的吼聲”;
這場戰爭始終是在中國土地上進行的,中國人民深受戰爭之戧害:半壁河山痛遭鐵蹄踐踏,無數生靈慘為戰火塗炭,而廣大愛國官兵的浴血犧牲往往為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敗無能所揮霍所浪費,甚至在戰爭臨近結束前還在繼續如“豫湘桂戰役”這樣千裏潰逃喪師失地的大失敗,而與民眾嚴重對立的國家政權不得不以抓丁拉的方式來維持戰時係統的低效運轉,大批的壯丁甚至還未來得及走上戰場即被折磨致死;
海外僑胞國際友人援助的物資不能運送到戰場卻會出現在黑市,“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少數政府要員卻借機大發國難之財,人民的苦難和國家的危機也因此而大大加重……
作為一場“救亡圖存”的反侵略戰爭,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同時也具有民族革命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的性質,但毋庸諱言的是,“民族革命”和“民族解放”的任務並沒有因戰爭勝利而告完成:
即或是在戰爭勝利之後,中國人民飽受其苦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慘地位依然未能得以徹底解脫,多數人被少數人剝削、少數人壓迫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中華民族也並沒有因戰爭勝利而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民族解放——甚至連作為戰勝國的主權和享受勝利成果的權益都未能得到基本的保障與尊重……
而抗美援朝戰爭則以其偉大勝利向世界宣告:
這一切一切都已經成為了“過去時”!
已經“站起來了”的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他們已經選擇了能夠在真正團結統一的完整國家層麵上整合和凝聚中華民族各民族的全部力量的領導核心,他們有決心也有能力保衛自己的家園並為之贏得和平安全的生存發展環境,任何來自外部的侵略威脅都隻能被拒於國門之外,即或是世界最強國也不得越雷池半步!在這場戰爭中,人民群眾自覺自願參軍參戰熱潮以及“努力生產支援前線”前所未有地成為了整個國家的尋常之態,“抓丁拉”無影無蹤而且從此不再;“不讓美帝國主義把蔣介石再帶回來”成了成千上萬農家子弟知識青年走上前線的心聲誓言——而且“征兵就像挑女婿”,“人民戰士”成了人人向往人人仰慕的大眾明星;“為最可愛的人購買飛機大炮”的捐款熱潮席卷了每一個社會層麵每一個社會角落,與他們的子弟兵在異國戰場上的節節勝利相映生輝……
兩場戰爭前後相距不過短短幾年,如此翻天覆地驚世駭俗的巨大變化緣由何在·一個最具合理性也最有邏輯必然的答案是:是舊中國脫胎換骨而成為新中國的浴火重生,砸碎了被強加在人民群眾頭上幾千年的精神枷鎖,顛覆了少數人奴役、剝削和壓迫大多數人的舊有等級秩序,人民群眾成了自己家園乃至自己國家的主人,曾經在中國土地上不可一世作威作福的帝國主義分子也“夾著尾巴逃跑了”!……這種身心獲得的巨大解放以及由此產生的巨大能量,最大限度地驅動了中華民族民族解放和民族複興的偉大曆史進程!而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正是這個偉大曆史進程高速運行碩果初具的一個雄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