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調查之旅 上(1 / 2)

這一天早晨,市郊下起了蒙蒙細雨,在夏日時分實在是很罕見。鍾長威和黃海萌正坐在開著空調的幹爽大巴裏,這大巴是開往東山縣的,下午四點鍾就會到達。

兩人吃著一大堆零食在車上打發時間,鍾長威已經把他在自己老爸那兒聽到的故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了黃海萌。黃海萌聽完之後果然興趣濃烈,欣然同意跟鍾長威到現場去看看。他經過一晚上的思考,對整個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把你爸說的整個經過反複思考了好幾遍,這裏麵有幾個是關鍵點,隻要弄清楚這些關鍵點,事情的真相才有可能浮現一個大概的輪廓。不過從這件事的時間跨度來看,不可能得到清晰的結論了。”黃海萌表情嚴肅認真,黑眼影證明了他昨晚確實是認真思考過的。

鍾長威一邊嚼著薯片一邊點頭:“我發現你隻有在看毛片和推理的時候最認真,你接著說,看看跟我的想法是不是一樣。”

黃海萌看著鍾長威線條分明的肌肉,不屑的說:“你這個一天到晚隻喜歡去健身房的肌肉男怎麼可能跟我想到一塊兒去。”

“少廢話,快說。”

黃海萌開始闡述他的分析:“一切的起點,應該從這個精神病院本身說起。它原本並不是一家精神病院,通過你爸對當地人的詢問得知,這個精神病院在民國前,也就是晚清的時候,是一個士紳大戶的宅院。後來這戶人家在民國初年時搬去了上海,一段時間之後,洋人就來把這院子改造成一個精神病院。對吧?”

“嗯。”

“這個開始就是第一個大疑點,上個世紀初始那些年裏,歐美的教會確實有不少傳教士會到其他大洲的一些國家修建修道院和醫院,還有學校。但是精神學科在當時的醫學研究中概念還不是特別明朗,因此當年的精神病院幾乎都是附屬在大型綜合醫院裏的。獨立的精神病院隻有大城市才會有,在一個偏遠的山區縣城建起一座專門的精神病院很明顯不合理。當年那群老外的動機值得調查。”

“可是都過了這麼多年了,當年他們怎麼拿到的那個院子,是租的,還是買的,或者是強占的,沒人知道吧?沒有見證人了……”

“要查他們的動機就得從他們的上家,也就是他們的上戶查起,那種小縣城的大士紳家族肯定很少,到縣誌裏應該能查到不少的線索。我們可以找個借口說我們是寫史誌論文的,專門寫縣誌的,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看到……”

鍾長威自信道:“這個應該不難,縣誌又不是什麼國家機密,一個像樣的借口基本就行了。再不行,買點水果煙糖什麼的送過去不就結了。”

黃海萌點點頭,開始說第二個要點。

“洋人的動機是第一要點,第二要點就是發生的那些死亡事件,第一次死亡事件應該是從病人中開始的。這些病人連續自殺,然後是醫生,傳教士,幫工也跟著相繼死亡失蹤,注意以上的用詞。那個招待所老板給你爸所說的這些傳聞用詞裏邊也是有一些很值得注意的東西。比如說最初的病人死亡,他使用的是自殺這個描述,也就是說將他們的死因視為自殺。但是到了醫生傳教士們死亡時,他就沒有再說是自殺。實際上也不可能有這麼多人接連不斷的自殺吧?那沒有就業壓力,物價也不是很猛,再加上老外的超國民待遇,他們不可能自殺。

第二次死亡事件已經是相隔多年之後,到了解放後了。但是這次死亡的人跟第一次死亡事件還是有聯係的,給那幫老外送米麵的米鋪老板和送菜的菜農是第二次死亡事件的主角。公辦的精神病院原本一直平安無事,直到將他倆接入住院之後,就開始出現了鬧鬼事件,而第一次死亡事件的最後的見證人,也是僅剩的可能知曉真相的兩個人自殺身亡。在他們死後,鬧鬼事件並沒有結束,但也沒有再死人。如果死亡事件就到此為止,結合你爸他們的遭遇來看,第二次死亡事件其實可以看做是第一次的延續,因為死的都是第一次事件的相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