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帳內逍遙王意氣風發,手下眾將軍亦是躊躇滿誌,輔出兵便連連告捷,直下兩州兩郡,真真是大捷,因此全軍士氣異常高漲。
“王爺,靖州如今的守衛劉誌煥,此人性格剛毅,不知變通,恐怕誘降之策行不通。”逍遙王手下的謀士郭昊說道。
“本王與此人有一麵之緣,印象頗深,確是一位剛直之人。據說他的妻弟因為貪贓軍費被他直接拖到軍營按軍法處置,直接亂棍打死。為此他與嶽家已經斷絕了往來。不過,由此可以看出是個紀律嚴明之人。”
“劉誌煥原本在洛州任守衛,去年彰武將軍靖州平亂後,靖州前任守衛被殺,靳謙淩便把他調往靖州,雖是平調但是洛州不過區區小城,而靖州位置卻尤為重要,號稱中都北大門,且地形險峻易守難攻,想必靳謙淩此舉亦是防著王爺呢。”
“靳謙淩,區區小兒,卻也有些謀略。如果能為我所用,到不敕於如虎添翼,否則……尚不知派往中都遊說的人到底如何了。”
“王爺乃天命所歸,自是所向披靡。即便那靳謙淩不識抬舉,他的手裏能有多少可用之人,王爺勿需介懷。”
“天命?!”逍遙王忍不住嗤笑一聲。確實如此,自己起兵總要尋些正當借口。如此便有了西北地區異象連連之境。先是寒冬臘月王府中百色牡丹一夜之間競相開放,惹得名士連聲道怪稱為祥瑞之氣,接著涼城南邊的青陽山上某日突然崩裂一道山縫,裏麵居然冒出一塊天石,上書“天命所歸,王者至尊;西北崛起,社稷安定。”一時西北地區人心慌慌,皆言此乃天意,指讓逍遙王平定天下。逍遙王卻一直堅稱絕不起兵,否則愧對先帝厚愛。如此堅持數日,中都卻時時傳來齊宣帝荒淫無道的眾多行徑,殺忠良、奪臣妻、寵奸佞,一時西北百姓紛紛叩首逍遙王,請求他按天命行事,替天行道。
正月十五,逍遙王終是抵不住涼城“百姓”的跪求,權衡再三,這才決定率兵攻打中都,意在誅暴君,為百姓謀福祉。
當然,這一環環的“天命”自然都是逍遙王部署好的起兵借口。而隨之而來的接連大捷卻也讓西北百姓更加相信逍遙王的天命之說。
“王爺,劉誌煥既然不易歸降,不如我們另想策略。”
“什麼策略?”
“外以強兵內以高糖。”
靳謙淩手裏拿著戰報,眉頭緊皺。想不到逍遙王居然再也按捺不住,率先謀反。蜻蜒郡和甘郡郡守麵對逍遙王的大軍居然棄城逃跑,柳州守衛石涼戰死,甘州守衛崔毅被俘,逍遙王大軍一路暢行無阻,不到一個月時間已經連下四城,直奔靖州而去。安逸許久的大齊,縱享了三百年的太平,終究逃不脫分分合合之局。
“靳國公,您看接下來將如何是好?”兵部侍郎姚斌恭聲問道。
“是呀,靳國公,如果靖州淪陷,我中都可就兵臨城下岌岌可危了。”
“對對,萬全之下,不如吾等勸諫聖上遷都,暫時躲過兵禍?”
“一派胡言!這哪裏是遷都的問題,這是拱手把我大齊江山讓給反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