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兒,皇帝愁眉緊鎖,宇眉間皺紋隱現,隱隱現出一個“川”字。
半晌後,他循眼望去,隻見宮門外,不少文官斜帽亂衣,撕扯著守將的盔甲衣襟,一副雄赳赳,咄咄逼人的模樣。
隔著約有幾百遠的距離,鼎沸的哭鬧聲任清晰入耳,這就像是一群受了委屈的潑婦,想要通過撒潑哭鬧來申訴些什麼。
“嗯。總之,先把這群酸儒打發了再說。崇明身份之事兒,容後在議。”沉鳴了許久,皇帝揮手向三皇子示意,說道:“毅兒,召集文武百官,宣政殿議政。”
“兒臣遵命!”三皇子垂下眼簾,叉手啟禮。
吩咐完畢,滄瀾皇帝便向皇祖祠另一側走去,其身後跟著一大群掌扇美婢,提盞宦官,不久之後,浩浩湯湯消失在了皇宮深處。
微風襲來,揚起三皇子額角縷縷散發,仿佛一雙輕撫情人的手。
望著遠處的皇帝,他眸內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異芒,不久便收斂了回去,嘴角浮現出似譏諷、似自嘲的笑,讓人捉摸不定。
若是崇明真的回歸滄瀾,依著他以前的手段,定是大力推行重武輕文,以民生為天、人生而人平等的政策。自古以來,等級階級,士族新貴,尊卑有序,深入人心。
當真是如此,要讓那些從小靠著祖上蒙蔭,便自命不凡、驕橫習慣的酸儒和新貴,怎能罷休?權衡之下,想與崇明太子抗衡,文官新貴的助力是必不可少的。
“哼哼。崇明,我苦心經營這麼多年…你若是絆腳石,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念及此,三皇子麵容桀驁,心裏如此想到。不久,他轉身向著吵鬧的宮外走去,準備去安慰那些要死要活的百官新貴。
………….
皇宮大內,昔日崇明太子行宮------大明宮。
此宮,乃崇明太子正位東宮時所建,已有二十餘光景。大明宮修繕得極盡奢華,上有瓦蓋琉璃,玳瑁晶瑩,下有雕梁畫棟,明窗彩戶。到了晚上,在燈火映照下,更是光噴寶豔,美輪美奐,猶如九天之上的蟾宮瓊宇。
按理說,一國儲君的行宮,沒必要修建得如此奢華。這還得從崇明出生說起,據說當年崇明出生,不僅煙霞照耀,祥瑞蒸騰,還伴隨著萬鳥朝禮,天龍隨身的天地異象,光透萬裏,三日不絕。
如此奇到幻處、幻到極處的事兒,當真是不可思議。
所有人都以為天賜祥福,消失了無數年的神靈終於顯靈了!一傳十,十傳百,竟還引發了一陣拜神熱潮。那時候,滄瀾億萬萬民眾,萬人空巷,焚香祈禱,祭享天地。
為了這不可思議的皇子,滄瀾皇帝更是修建了,一座華麗到不可思議宮殿,贈與未來的崇明太子,希望滄瀾能在他的帶領下,走上新的台階,更上一層樓……..
是夜,夜凉如水。
大明宮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數百個宮娥彩女,提盞捧巾,站在宮門的走廊上,手中攜著的燈盞,照的整個宮殿光華璀璨,亮如白晝。若是在空中俯視觀看,提盞宮女自內向外,延伸到內宮深處,竟然形成一道蜿蜒曲折的火龍,蔚然可觀。
沿著朝沿著火龍望去,略過寬敞的大殿,穿過數個九曲回廊,亭台朱門,迎麵便看得到,一間古色古香的宮殿,倏然立於跟前。
抬首凝望,宮殿穹頂,懸掛古拙匾額,上書亮灼灼的大字,映著那星月光輝,乃是:“崇明殿”三字。
宮殿不大,也不華麗,似乎與霞光盈庭的外宮相比,略遜一籌。
崇明殿內,宇內書房擺設簡單幹淨,隻有一張鬆木桌椅,上有製作精美的陶瓷器具,牆邊放置一張精致的木床,床上躺著位緊閉雙目,幹淨的少年。
這時,一位童顏鶴發的老者,眯著幹癟的眼皮,閉目凝神。他單手輕攆著少年的脈動處,踟躕半響,也不知摸到什麼脈息,竟然行醫數十載的國醫聖手,麵色忽驚忽訝,變幻無常,神色怪異至極。
床邊不遠處,大宣爐裏燃著一爐龍涎香,正嫋嫋不斷的上升。馥鬱寧靜,瓊香縈繞,營造出朦朦朧朧的氣氛。
老者身後,棒槌似的杵著,三道人影。他們正瞪著眼,瞧著這個,會兒看看那個,眼光不斷在少年和老者之間移動。
仔細一瞧,這三人正是夏侯淵,十三皇子,九皇子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