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交代,這是一部無特異,無變異,無外星人的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大學生,男位於西安某大學大三。
其餘主要人物皆為其宿舍哥們如下:
1.李慶新主人公陝西西安人大三學經濟的是個胖子喜歡上網打遊戲打台球沒有什麼特長什麼射擊武術統統不會
2.王陽代號陽仔陝西西安人跟主人公是高中同學有個漂亮媳婦身體還算健壯跑步算不錯
3.劉凱代號大凱也是個胖子東北人
4.白晨輝代號小白是個魔獸狂人陝西人
宿舍一共5個人6人間自帶廁所位於1樓
第一章災難之源
寫在前麵的話,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夢想,或者是喜歡做的事,或者是喜歡看的東西,無論怎樣,有的人將他變成現實,有的人讓他慢慢沉澱在心底。
曾經看了很多有關喪屍的小說以及電影,大學宿舍的一些日子也是幾個人一起討論這些度過的,今天我想要的就是將他變成一個故事,告訴大家,僅此而已。曾經想過真的末日來臨會是什麼樣子,會很殘酷。沒有小說中說的那麼簡單。每一個人都不得不為了求生而苟且。
剛剛看完了電影《一九四二》,讓我突然有了些想法。或許末日不僅僅是喪屍,人們需要麵對的是食物,保暖,欲望等等東西而奔波,有的人得到,有的人永遠得不到。在我的末日設想裏,喪屍並不是最恐怖的東西,而人們麵對的最大敵人就是自然。在自然中求生,在鋼筋水泥的廢墟裏求生。這或許才是我想講述的故事。
故事就從一篇報道開始說起吧。
新華網“雪龍號”12月30日電(記者李斌)隨著“雪龍”號科考船30日到達曆史最南緯度——南緯75度01分,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之後,中國第四個考察站在羅斯海區域選址工作正式開始。羅斯海沿岸區域是我國南極考察站新建站4個預選區域之一。據第29次南極考察隊曲領隊介紹,新建站址的確定既要考慮實際的地質地貌情況、海水深度、海冰分布、淡水補給和氣象、大氣條件,還要考察曆史遺址、後勤保障、滿足建站環評要求等。在選址過程中,考察隊員將在選址區域進行埋設南極測量控製點、搭建氣象觀測設備、航飛攝影、淡水湖麵積和深度測量、地質調查和動、植物調查等工作,以便為新建站選址提供科學依據。“雪龍”號船長王建忠介紹,“雪龍”號此次刷新了最南緯度行駛紀錄。2005年1月19日,“雪龍”在第21次南極考察時到達南緯70度21分。它行駛的最北位置為第四次北極考察時抵達北緯88度22分。
李斌將電腦合了起來,站起身,打了個哈欠,伸伸腰就一頭倒在了床上。總算是將稿子改完了,本來想著來南極采訪是件挺好玩的事,便從冰島跟船采訪,上船將近一個月,暈船到是適應了,可是李斌的新鮮感也早就被磨滅。尤其是南極滿目的白雪,什麼都看不到,讓習慣了大城市生活的李斌不免有些心理的不適應。但忙碌了一天的他也來不及多抱怨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船在昨天夜裏就已經停了下來,一覺起來。李斌衝著玻璃哈了哈氣,擦了擦,隻看見外麵幾個身穿厚厚防寒服的工作人員在搭建一座低塔似的東西。出於好奇,李斌趕緊穿好衣服,就跑了出去。淩冽的寒風呼嘯在耳邊,李斌幾次險些站不住腳。一把抓住船外的固定繩,總算是穩住了身體。可是一陣風過去,這個雪白的世界,又恢複了平靜,隻聽到機械地突突聲。對於這樣的天氣,李斌已經適應了。
南極位於地球的最南端,南緯66。5°(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地區。包括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海洋。是冰雪覆蓋的寒冷世界。所記錄的南極最低溫度是零下80。6攝氏度。南極地區是地球是最冷的地區,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冰層平均厚度2000多米。南極地區稱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風庫”,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最少的不足5毫米;年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最大風速達100米/秒。
“曲隊長,我們這是做什麼啊。”“哦,是李記者啊,我們這是搭設鑽塔,準備采集一些南極冰層下的樣本,進行分析,走走,外麵冷,我們裏麵說。你們幾個趕緊弄完,進屋吃早飯。”一個包裹著嚴嚴實實的大漢從搭建了2米高的設備上爬了下來,拉著李斌的手,又回到了船上。
“曲隊長,我們出來考察一個月了,各種設備我都見的差不多了,為什麼第一次見像鑽井一樣的東西啊?”李斌有些好奇的看著眼前,將雪花拍落得曲隊長問道。
“這個啊,其實就是一個鑽井,南極冰層的厚度你應該也了解到,平均有2000多米,厚的一些地方甚至有近3000米。這麼深的冰層,我們想要看看裏麵有什麼,肯定得用到鑽井了啊。至於為什麼要做這項工作,其實還是我們自己做的虐。”曲隊長,提到這些,有些遮遮掩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