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那日結束,賈蘭銘清去了茶樓等了賈永一塊回去,也沒惹事。到家隻把五個麵人和那個麵具放在床頭,偶爾觀看。有時也會跟著想起那個花燈下的人,但他總是個忘事的人,不過幾個月過去,便記不大清了,隻隱約記得元宵見過一個神仙般的人物。
元宵過後,又恢複上課學習的生活。
如此到八月間,大觀園初具雛形,賈政帶了寶玉門客幾人進園定了些匾聯。賈薔采買了十二個女孩子,一並教習行頭都請到了。林之孝家的也回聘買的十個小尼姑、小道姑也到了,還有個帶發修行的,法名妙玉。
十月盡,整理齊備,賈母賈政等幾人進園細細斟酌,點綴妥當,再無一絲遺漏不當之處。於是賈政上本請奏。今上恩準,擇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賈妃省親。賈府領得聖旨,益發晝夜不閑,這一年的除夕也沒好生過。
賈蘭隻覺還沒怎麼過呢,這一年便過去了,直越發覺得自己在荒廢光蔭,荒度年月了。
說著話元宵節便展眼在即。
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監出來先看方向:何處更衣,何處燕坐,何處受禮,何處開宴,何處退息。又有巡察地方總理關防太監等,帶了許多小太監出來,各處關防,擋圍幕,指示賈宅人員何處退,何處跪,何處進膳,何處啟事,種種儀注不一。外麵又有工部官員並五城兵備道打掃街道,攆逐閑人.賈赦等督率匠人紮花燈煙火之類,至十四日,俱已停妥。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
至十五日五鼓,自賈母等有爵者,皆按品大妝。園內各處,帳舞蟠龍,簾飛彩鳳。金銀煥彩,珠寶爭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靜悄無人咳嗽。賈赦等在西街門外,賈母等在榮府大門外。街頭巷口,俱係帷幕擋嚴。
賈蘭記得書中曾寫賈妃直到晚上才到,遂也不急,隻是安靜站著。眾人等得不耐煩之際,有太監來報未初刻用過晚膳,未正二科在寶靈宮拜佛,酉初刻進大明宮領宴請旨,戌初才能動身。眾人一聽便各自散去。
待將近戌初,眾人皆按原地等候,待一道道繁複的程序皆過,才見最後方有八抬金頂金黃繡鳳版輿,緩緩行來,賈政等連忙路旁跪下,版輿過西街,進大門,又等了一會,方有太監來報平身。
賈妃入院更衣畢,上輿進園,觀賞一番園中景象,下輿登舟。又賜了幾幅匾額,方升座守禮。有禮儀太監引賈赦賈政等人於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宣:“免。”,太監引賈赦等人退下。又有榮國太君及女眷排班,昭容再宣:“免。”,於是引退。
茶已三獻,賈妃降座,樂止。更衣完畢至賈母正室,母女姊妹深敘離別情景,及家務私情。又有賈政於簾外問候,問畢退出。賈妃招寶玉進見。
筵宴齊備,尤氏、鳳姐等上前啟請貴妃遊幸。賈妃與眾人步至園門前,登樓步閣,涉水緣山,百般眺覽徘徊。至正殿,諭免禮歸座,大開筵宴。
賈妃乃命傳筆硯伺候,親搦湘管,擇幾處最喜者賜名。又命幾位姊妹兄弟各賦詩題匾幾首,以觀微今夜,不負斯景。眾人領旨。
一一做好後,賈妃看畢讚之不絕,命探春謄錄十數首,出令太監傳於外廂。賈政又進《歸省賦》。後因賈蘭出世之時,賈妃已入宮,未曾見過麵。便命太監傳旨進見。
賈妃但見賈蘭雖然年幼,但已隱隱有出息之色,不禁心內喜悅,隨著寶玉將瓊酥金膾等物,賜予他們。李紈寶玉賈蘭行禮謝恩。而賈環因前日染病未愈,在閑處調養,未曾參加筵宴。
一幹禮畢,太監命賈薔張羅演戲。演了四出戲後,賈妃見演的好,又加了兩場。待畢,各賞了幾人,複又出院遊玩未到之處。少時,太監跪啟:“賜物俱齊,請驗等例。”賈妃見無差,便命照此執行。太監聽了,下來一一發放。發放等例,暫不表。
眾人謝恩已畢,執事太監啟道:“時已巳正三刻,請駕回鑾。”賈妃聽了,不免難過,但仍自強笑拉住賈母王夫人的手再三叮嚀不必掛念,好生自養。賈母等人已哭得哽咽難言。賈妃雖不忍別,怎奈皇家規範,微錯不得,隻得忍心上輿。諸人也都勸慰著賈母王夫人,攙扶出園。
進宮十餘年,奏請一年有餘,隻在家待了兩個時辰,而且其中規矩典範,禮儀製度繁複嘈雜,讓人安心不能。賈蘭望著那頂貴氣華麗的金頂金黃繡鳳版輿,不免感歎。
一入侯門深似海,更何況是宮門。
*
賈妃省親完畢,一切回歸往常,隻是家塾放年學,賈蘭賈環仍在家讀書學習,偶爾也出去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