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一族被母驅趕,古玩店裏欲尋契機
雖說林黛玉親自開口教賈蘭詩詞,但之後的日子他與黛玉也沒有親近多少。一是因為林黛玉在賈蘭眼裏一直是偶像身份,再加他先入為主認定黛玉是隻看得起寶玉一個男子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倆姑侄有別。
黛玉本因寶玉經常口出無心而略有怨言,對一直溫和守禮的賈蘭另眼相看。但時日一久,寶玉明白了黛玉的性子,說話上了心,兼之兩人又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遂越加的親密無間,言和意順。
而反觀賈蘭,隔個五六日方能見一麵,見了之後也隻是談詩論詞,賈蘭又是個禮儀嚴謹的人,最後竟是疏遠了。
賈蘭也不在意,每日裏讀讀書寫寫字,和賈環賈菌上上學,也沒得什麼無趣。後來賈蘭愈來愈大,李紈見他終日待在家裏,不像賈環寶玉一般愛笑愛鬧,竟覺得如此安靜必定對身體不好,便勸說他也活潑點,沒事可以出去逛逛。
賈蘭很是無奈,在前世他就屬於宅之一族,不喜外出,到了現在,雖然沒有電腦遊戲機,但也有不少書籍任他翻閱,所以他也不想著出門這件事情。隻是見李紈如此緊張,他隻好答應。
寶玉從來都是和幾個姐妹一起玩耍,要不就是與丫鬟們鬥牌玩樂,賈蘭融不進去,也不想融。
李紈房裏大大小小連嬤嬤帶丫鬟十幾個,在賈蘭小時候沒少折騰他,圓潤如蓮藕的臉蛋,大大黑黑的眼睛,不認生的性子,誰見了都忍不住上前這掐掐那摸摸。
若真是個嬰兒,被她們這麼折騰肯定要哭了,賈蘭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自然不會哭,他隻會難受,然後留下陰影。等大點以後,他對於女人寧肯繞著走,也不肯直麵對上。
他每每想及那段慘痛遭遇,腦中都忍不住浮現一段歌詞: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看見了千萬要躲開。
寶玉那不願去,隻好去找賈環。賈環在府裏沒得玩,都是出府在街上溜達。賈蘭也跟著他出去。
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出府了,以前在家塾,偶爾賈菌邀他們去家裏時,三人也在街上逛過。
隨處紛飛的塵土,是賈蘭不願逛街的最大原因。
古代哪裏會有柏油路,最多也就是在繁華的大路上貼些大青磚。平日隨處走走也無可厚非,最煩的就是有馬有車經過。
一陣風過去,賈蘭淡藍的長衫上就會被蒙了一層灰,連帶著頭發上,鞋子上都是,臉因為用袖子擋著則少了許多。
這種髒亂讓有輕微潔癖的賈蘭忍無可忍。所以他寧願窩在家裏翻晦澀難懂的大頭書,也不出門。即便是出了門,他也更傾向於在茶樓磕磕瓜子、聽聽說書。
賈環自然清楚自己這位小侄兒的性子,也不和他在街上多逛,隻拉著他說:“我最近發現個好玩的地方,帶你去看看。”
到地方後,賈蘭看著滿屋子的瓶瓶罐罐,有些無語,“這就是你說的好地方?”
賈環一進門便棄他而去,站在架子前對著一尊手掌大的觀音像盯著直看,眼都不眨,“對啊,你不覺得這地方很好玩嗎?這些東西多好看啊。”
賈蘭掃視了一圈,確實沒看出什麼好來,這些東西賈府不是擺的到處都是嗎?
這是一個古董店,不,更確切的說是一個古玩店。幾十平方的房子裏站著好幾個架子,架子上擺滿了瓷器、玉像、石刻等等精美貴重的東西。
賈蘭猜不透賈環到底看上哪點了,但見他癡迷的抱著那尊觀音像翻來覆去的看,也隻得自個找消遣了。
就在他剛想抬腳走向左邊一個青玉水仙花盆景時,聽見裏麵傳來一道蒼老的聲音:“我的大少爺哎,你怎麼又來了?”隨著聲音從架子後出來一位老先生。
胖胖的、矮矮的,慈眉善目的頗像架子上的一尊彌勒佛,他手裏拿著兩顆青翠的龍眼大的珠子轉來轉去,發出清脆的響聲。
賈環見他出來也不理會,隻哼哼了兩聲,依舊抱著觀音像研究。
賈蘭隻好上前彎腰行了個禮,“老先生,叨擾了。”
那老先生審視了他一眼笑道:“您是?”
賈環在那邊嚷嚷道:“這是我小侄子蘭兒,你可不能看他小欺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