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中國戰車之裝甲車篇(1 / 3)

為了滿足現代地麵作戰的需要,世界各國在重視發展戰鬥坦克,步兵戰車和裝甲人員輸送車的同時,還在積極發展和大量使用配備不同武器、設備、擔負各種作戰和保障任務的其他裝甲車輛。自1971年首次出現以來,裝甲人員輸送車走過了80多年漫長的發展曆程,戰術技術性能顯著提高,裝備數量日益增多,現已成為各國陸軍機械化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為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裝甲人員輸送車將繼續沿著高速、靈活、生存力強和行程大的方向發展。

63式履帶式裝甲車

該車從1958年開始研製,1963年,531裝甲輸送車設計定型,命名為63式裝甲輸送車,主要用於輸送步兵協同坦克作戰。

首批531裝甲輸送車於1963年交付部隊,並命名為63式裝甲輸送車。1981~1985年改進為B531、531C、531D、531E、531G、531K裝甲輸送車。1987年改進為531H裝甲輸送車。在前後20多年的時期內大量生產、裝備中國部隊及用於外貿。

進入80年代以來,迅速發展成為擁有30多種車型的履帶式裝甲車族。現仍繼續生產及裝備。

該車族屬輕型裝甲車輛,具有水上浮渡能力。戰鬥全重從12.6噸至16.5噸。車體由高強度裝甲鋼板焊接而成。動力傳動裝置右前置,駕駛員位於左前部,車輛後部為載員艙並開有後門供載員出入,頂部開有各種不同的頂窗。

531H和531C係列的發動機為BF8L413F型風冷增壓中冷柴油機,2500轉/分鍾時功率為235千瓦。B531和A531係列的發動機為6150L型水冷柴油機,2000轉/分鍾時功率為191千瓦。采用廢氣引射冷卻。

傳動裝置為機械式。主離合器為多片式。采用有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的同步器機械變速箱。轉向機為多片式轉向離合器。製動器為帶式。側減速器為單級圓柱齒輪式。531H和531C係列還多1個傳動箱及其冷卻係統。

531H和B531係列車每側采用5個直徑為650毫米的雙負重輪,3個托帶輪,3個筒式液壓減振器,鋼銷履帶,帶可拆卸的橡膠襯墊。531C和A531係列每側4個直徑為760毫米的單負重輪,無托帶輪,2個搖擺式液壓減振器,鋼銷履帶。

懸掛裝置為扭杆式。

以後發展為一個車族,包括裝甲輸送車、裝甲指揮車等的車載武器為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各種自行火炮的武器係統包括122毫米榴彈炮、130毫米火箭炮、120毫米和82毫米迫擊炮等。

85式履帶式裝甲車85式履帶式裝甲車

1987年,改進為YW531H型裝甲輸送車。

與63式相比,主要改進有:每側4個760毫米單負重輪改進為5個650毫米雙負重輪;負重輪動行程從200毫米提高到230毫米,每側增加3個托帶輪;每側2個搖擺式減振器改為3個筒式減振器;車首變尖,車長增加649毫米。增加外柴油箱。增加拋射式煙幕彈發射器。改裝了電台。

86式履帶步兵戰車

該車是在YW531H裝甲輸送車底盤上發展的,是531履帶式裝甲車族中的成員,主要用於步兵協同坦克作戰。

86式履帶步兵戰車結構特點:

該車戰鬥全重14.7噸,乘載人員3+8人。動力傳動裝置前置,單人炮塔位於車輛後部稍偏左。

車體和炮塔均由高強度裝甲鋼板焊接而成。車輛後部為載員艙並開有後門供載員出入,車體和炮塔頂部還開有頂窗。

單人炮塔上的主要武器為1門73毫米低壓滑膛炮,彈藥基數40發,全部裝在炮塔內,自動裝填,7.62毫米機槍與火炮並列安裝,彈藥基數2000發。安裝1個紅箭-73型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全車共4枚導彈。

性能數據:

型號:YW309

乘員:3+8人

戰鬥全重:14700千克

淨重:13500千克

單位功率:16千瓦/噸

單位壓力:57.9千帕

車長:6.125米

車寬:3.060米

車高:2.475米

車底距地高:0.460米

履帶著地長:3.275米

履帶中心距:2.526米

履帶寬:38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