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如果能有兩萬人支援坎迪亞的威尼斯軍隊,那麼土耳其人將會被徹底趕出坎迪亞,但是威尼斯本土並沒有派出支援部隊,而是把大批軍隊派往別處。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僵持之後,戰鬥又開始了,土耳其軍隊對坎迪亞的圍攻時間甚至比特洛伊戰爭的時間還要長。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標誌性的事件是:土耳其人為支持圍攻派來了新的部隊並嚐試了新的戰法;威尼斯人注意研究歐洲海軍戰術的進步,並在與土耳其的海戰中取勝。威尼斯的軍隊並不像穆斯林軍隊那麼容易對付,所以每當土耳其軍隊越過達達尼爾海峽進攻坎迪亞的時候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就在慘烈的戰鬥中,莫羅西尼家族湧現出了三名傑出的軍事人物,莫塞尼高家族中也同樣有優秀的統領出現。
此時,憑借卓越的功績而成為奧斯曼帝國內閣首腦的克普魯裏決定親自指揮這場戰鬥,以期早日贏得戰鬥的勝利。他很快就到達了戰場上,並集結了一支五萬人的軍隊,1667年,克普魯裏率領這支軍隊發動了一係列對威尼斯軍隊的猛烈攻擊。土耳其人軍隊在這次舉世矚目的圍攻戰中,展現出了比以往都要優越的作戰藝術:土耳其軍隊成功利用大口徑火炮增加己方軍隊的攻擊效果,也就是在這次戰鬥中,土耳其軍隊首先使用了由意大利工程師發明的平行壕。
但是,作戰雙方可謂勢均力敵,威尼斯軍隊很好地使用了地雷增強己方的防禦工事。雙方在火炮轟擊、地雷爆炸和近身肉搏中所展現出來的戰鬥精神是史無前例的,英勇的抵抗讓威尼斯人得以在一整個冬天中休整。當春天重回大地的時候,威尼斯終於派來了支援部隊,而菲拉德公爵也帶
來了數百名法國誌願兵。與此同時,土耳其軍隊也得到了相當強大的兵力
補充,這支軍隊的士氣和鬥誌也因此十分高漲。1669年,博福爾特公爵和納瓦伊爾率領六千名法國士兵前來支援坎迪亞的防禦戰鬥,此時戰鬥已經臨近結束。但是在剛剛參加戰鬥的時候,兩位年輕的法國人遭到了打擊,他們的士氣也因此變得有些低落。兩個月後,納瓦伊爾難以忍受被圍困的境遇,獨自率領殘餘部隊返回法國。當時,莫羅西尼所能指揮的兵力隻有三千名已經在長期戰鬥中精疲力竭的士兵,守衛這樣一個四麵楚歌的要塞是非常困難的。最終,他接受了從這裏撤軍的協議,而這個協議成為了後來的正式合約。至此,土耳其軍隊在圍困坎迪亞的戰鬥中耗時二十五年,經過了十八次強攻和數百次突擊,土耳其軍隊損失的兵力超過十一萬人。有人推測,在這一場舉世罕見的進攻與防禦的戰鬥中,各國一共有將近三萬五千名基督徒犧牲了。
在法國、荷蘭和英國之間的戰鬥中,有值得世人銘記的大規模海戰,但很少有重大的登陸戰役。1660年,當雅克二世率軍在愛爾蘭登陸的時候,杜爾維的艦隊中共有七十三艘戰列艦、五千八百門火炮和兩萬九千名水兵,但真正登上陸地的隻有六千名法國人。這在戰術上是一個非常大的失誤,因為運送如此規模龐大的軍隊到達愛爾蘭,應該不僅僅是為了逗留在海上,至少有兩萬人登陸作戰才是正常的。兩年後,在拉霍格之戰中,杜爾維戰敗了,他不得不帶著自己殘餘的部隊在撤兵和約的約束下回到自己的國家。
十八世紀初期,瑞典人和俄國人進行了兩次完全不同的遠征。查理十二為了支援霍爾斯藤公爵,親自率領一支兩萬人的部隊,在強
大艦隊的保護下,乘兩百艘運輸船在丹麥登陸。實際上,在他的登陸作戰中,他還得到了英國和荷蘭艦隊的支援。不過從登陸作戰的細節來看,他的指揮還是非常出色的。為了幫助納瓦,這位親王還決定在立沃尼亞登陸,隻是最終的登陸地點選擇在了瑞典的一個港口。
彼得大帝非常仇視波斯人,所以他利用波斯本民族內部出現不和的時機,率軍進攻波斯。1722年,他率領兩萬名步兵,在二百七十艘艦船的運送下,越過裏海,在科伊蘇河口的阿斯特拉罕成功登陸,他在那裏稍作休整的同時,九千名龍騎兵和五千名哥薩克騎兵組成的騎兵部隊越過高加索前來與他會合。在軍隊壯大之後,彼得大帝決定先攻占捷爾賓特,然後再包圍巴庫。最後,
他與一個反對索費斯帝國的集團締結和約,得到了阿斯特拉巴德,這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