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才蘇醒(1 / 2)

天地交泰化成功,朝野鹹安治道亨。

皇極殿中龍虎靜,武當雲外鍾鼓清。

臣居草莽原無用,帝問芻蕘苦有情。

敢把微言勞聖聽,澄心寡欲是長生。

(明 張三豐

答永樂皇帝)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內,

屬大巴山東段。西界堵河,東界南河,北界漢江,南界軍店河、馬南河,背倚蒼茫千裏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麵臨碧波萬頃的丹江口水庫(華夏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源頭),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是華夏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發源地。

描寫武當山風景和建築的詩歌舉不勝舉,而這首詩卻不是描寫風景的,乃是張三豐真人對於大道和內功修煉的闡述,武當派主張三教合一,以“道”為三教共同之源,認為道統生天地人物,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妙,統無極,生太極,是萬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並強調: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

武當山中有一山穀,麵積不大,約有一個籃球場大小,山穀內草木生機旺盛,四季如春,傳說中此乃張三豐真人年少時修煉之所在,真人在此修煉十載,修為大成,出穀後不久就建立了武當派,而此山穀也因此成名,被後人稱為聖武穀,成為武當山上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九十年代初期,平靜的聖武穀突然被從天而降的大霧包圍,經久不散,引來了人們的關注,人們都想進入山穀內探個究竟,奈何無人能靠近大霧,每當接近大霧的時候就會有一股柔和的力量使人情不自禁的後退,這時人們的心思都活了起來,又說這是天材地寶出世前的征兆,也有人說這是張三豐真人顯聖,隻要進入山穀中就會獲得大機緣大福緣,因此關注的人們也越來越多了起來。

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奈何隨著人們的流傳,越來越多的人集中到了這裏,人性本貪,對於未知的不可掌控的東西都想攥在自己的手裏,都在想著萬一裏麵要是真有寶物出世一定要掌控在自己手中,因此各個國家的科研小組都來到了這裏,無奈的是用盡了各種方法也進入不到穀中,世界上最先進的儀器到了這裏都會失靈罷工。於是又有人試著從地下突破,結果挖地百丈,大霧也跟著下沉了百丈,隻好放棄,又有人看大霧隻是阻擋人進入,不會傷人,於是打算武力強行突破,曾經有個武裝小組乘軍用直升機想從山穀上方強行進入,大霧高度約二十丈,直升機從五十丈高空向山穀飛去,剛飛到大霧上空的邊緣地帶,直升機突然失靈,向著側下麵飛去,幾秒鍾之後機毀人亡,伺此時人們終於偃旗息鼓,但是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這裏,都在期待著大霧散去的那一天。

十年過去了,大霧依然存在,而此時山穀內卻有了變化,山穀內挺立著一棵蒼鬆,沒有人知道這棵鬆樹活了多久了,隻是傳說中張三豐真人當初就是在這棵樹下修煉的。鬆樹下麵躺著一個赤身少年,劍眉星目,皮膚白皙,黑亮的長發披散在腦後。

十年前,當大霧升起來的那刻,樹下的隻是一個被父母拋棄了的嬰孩,十年後已經成為了一個翩翩美少年,十年後的今天,少年終於蘇醒了,張開了那雙緊閉了十年的雙眼,眼神清澈深邃,一如那無盡的星空,少年沒有動,默默的整理著腦中的信息,平靜的臉孔上漸漸有了苦澀和哀傷,許久許久才恢複平靜,隻是兩行清淚卻無聲的流下,滴在了身下的草地上。

少年原本是仙界的一位散修仙君,遊曆時遇到了一位女性仙人,二人一見傾心,攜手遨遊仙界,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一位仙帝的兒子,仙帝的兒子見了女仙人見色起意,指使手下的三位仙君護衛圍攻少年,少年不敵,魂飛魄散之際女仙人以死相逼,少年獲得了轉世重修的機會,誰知這一重修就是百世幾萬年。

這一世少年轉世重修的時候出現了意外,生下來半年也沒有蘇醒過,一直沉睡,不吃不鬧也不死,父母走遍了華夏各大醫院也沒治好,而親戚鄰居都說少年是妖孽轉世,一直要求少年的父母燒死少年,父母被逼無奈,夜裏上到武當山聖武穀,把少年放在了張三豐真人曾經修煉過的鬆樹下,含淚離去,從此也就有了被大霧包裹著的山穀。

少年恢複了平靜後依然沒有動,以他的見識知道山穀外麵有一座防禦陣,奇怪的是防禦陣竟然不是由靈石布下的,而是由天地間的靈氣布下的,而陣眼竟然是自己的身體,少年從修真界飛升到仙界,一直到修煉成仙君也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古怪的防禦陣,因此不敢亂動,少年知道這是有人在保護自己,隻是不知道那人還在不在,於是開口問道:“有人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