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沮喪、懶洋洋、病懨懨,許多工薪階級都有類似的“星期一上班症候群”,這種病症通常星期一發作,星期三症狀緩解,周四到了周末邁入潛伏期,下星期一再度凶猛發作。
會有這類星期一症候群,是因生理及心理狀態調整不佳,特別是周末時與平日的作息差異,對身體造成衝擊。例如:很多工薪階級忙碌整整五個任務天後,周末二日不甘寂寞,星期五、星期六晚上都出外狂歡,很容易過度疲憊,星期天如果行程也排滿滿,晚上淩晨1、2點才上床休息,沒有充足的睡眠,身體缺乏休息,星期一要應付九點上班後隨之而來的滿檔行程,生理時差調整不來,當然反應遲鈍、錯誤百出,這類星期一特有的症候群就不難不出現了。
該怎麼打擊這種症候群?
1、周末別玩過頭
周末活動安排一定要有所控製,熬夜僅限於星期六,最好不要超過星期日淩晨1、2點才入睡,以免白天補眠太多,又延遲星期日晚上的入睡時間。相對的,星期天要把生活作息回複規律,迎接隔天上班的準備,晚餐不要喝酒,依照平常時間上床睡覺。周日的生活作息是導致星期一症候群最大原因,建議周日做好收心操。
2、預先定星期一任務計劃
即使任務一成不變,也能給自己挑戰或計畫,建議在周日晚上睡覺前,簡單規劃星期一上午、下午,各要完成哪些重點任務,或思考怎麼安排事情,會做得更快、更好,這樣周一一進公司,就能立刻上手。
3、星期一更善待自己
愈是低落的星期一早上,愈要用心打扮一番再出門。穿得美美的,自己心情好,別人也會給你正麵反饋,形成良性交互。
4、早餐不可省略
其實,不隻星期一,每天的早餐都要吃得好,以維護一天精力所需,醫師建議,早餐最好吃低脂肪、高蛋白質的飲食,因蛋白質可增加正腎上腺素的分泌,使人精神集中,而低脂肪也不致給身體太大負擔。而中午,不妨吃頓營養點的午餐,幫自己打打氣。
5、養成運動習慣
平常維持運動習慣也有很顯著的幫助。平時若有良好的體力,即使哪天熬了點夜,也還可以應付白天的任務,不至於立刻病懨懨。
“雙休綜合症”困擾上班族
害怕攢了一周的家務活、頻繁地探親訪友、通宵達旦的聚會……不少上班族被“雙休綜合症”困擾。在該院心理科接診的患者中,“雙休綜合症”患者占到三分之一。
案例:
家住武昌的王女士是一名工人,平時上班較忙,一到雙休她就要忙著打掃衛生,做各種家務,還要抽空去看年邁父母。一個雙休經常忙得腰酸背痛,還沒來得及休息,周一又要上班。以至她害怕過雙休,一到雙休就感到煩躁不安,脾氣暴躁,昨日,王女士來到中南醫院心理谘詢室谘詢。
該室肖勁鬆副教授說,王女士得的是“雙休綜合症”,患者一到雙休日就產生抑鬱情緒,感覺煩躁不安,是一種心理疾病。患者以中年人居多,也有不少是年輕的單身者,他們主要是因上班時工作很忙,精神處於緊張狀態,到了周末卻“輕鬆”得無聊,不是通宵達旦上網就是打麻將、泡吧,或兩天都在家蒙頭大睡,導致出現身心問題。
肖勁鬆說,在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人的大腦中樞會建立一套高度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以適應快節奏的工作。如果一下子從上述狀態中停下來,生理和心理的慣性作用,會使人麵對寬鬆的環境反而感到不適應,出現失落、抑鬱、焦急、憂傷、甚至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問題。
專家建議,要結合自身實際合理安排雙休日,做到有張有弛,讓雙休日真正起到放鬆、休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