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老麼這個人,我管得住他嗎,說得聽他嗎?”張淑芬收住了哭聲,啜泣著抱怨道。
殷為靠在張淑芬懷裏,抬著帶淚的臉龐看著殷誌文,心裏滿滿是對二爺的感激。
“唉!”殷誌文歎了口氣,蹲下來將殷為從張淑芬懷裏拉了出來,輕輕的摸了摸他的小腦袋,語重心長的說道:“以後你要聽媽媽的話,對媽媽好一點知道嗎?”
“嗯!”殷為仿佛一夜長大,非常乖巧的點了點頭,哽咽著回道:“我會對媽媽好的,等我長大了我會好好的孝順媽媽。”
“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別哭了,過去吃飯了!”殷誌文拉了拉兀自看著張淑芬不肯走的殷為,勸說道:“走吧,我們先過去,等會二爺叫二娘她們過來勸你/媽過去吃飯。”
作為張淑芬的二伯,要是拉拉扯扯的勸,有些不合禮數,所以,殷誌文準備讓唐春梅她們過來勸。
聽殷誌文這樣說,殷為這才跟著往外走,隻是他還不時會戀戀不舍的回頭,看看那依然在啜泣的張淑芬。
剛來到殷萬林門外,袁文慧姐妹正迎麵而來,殷誌文對兩人說道:“我們就先過去了,你們去勸勸張淑芬吧,唉!”
殷為在殷誌文的引領下,回頭看了看正在袁文慧姐妹拉扯中行來的張淑芬,不由得又啜泣哽咽了起來,輕輕呼喚著“媽媽”。
見狀,殷誌文忙再次柔聲安慰。
“媽媽,我會對你好的,等我以後長大了,我會好好對你,補償我殷家虧欠你的。”年幼的殷為在心裏默默念著這句話!
殷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長大以後”的十幾年裏,他一直緊記著這句兒時許下的承諾,默默的做著、付出著······
那次吵架過後,殷誌慶和張淑芬冷戰了幾天,而殷為也多是黏著張淑芬,跑前跑後的幫著張淑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似想要以此來彌補下因為自己父親的過錯,所帶給張淑芬的傷害。
殷誌慶將這些情況看在眼裏,卻沒有多說什麼,不知道他心裏在想些什麼······
這天早上,殷誌慶領著殷為出家門,在殷誌文禮性的詢問中,言說是去紫虛,毫無疑問,是去拿錢的。已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沒有去拿錢了,而且張淑芬生產在即,也需要用錢。這樣用的用、輸的輸,家裏剩下的錢,也不多了吧!
在經過雙橋的時候,遇見了殷萬磊,和他打了個招呼,寒暄了一陣之後,兩父子才繼續上路行去。
殷萬磊,殷為一輩要叫麼公,聽說是從丁字橋那邊搬遷過來的。他家房子就建在河邊,已經很陳舊了,故由此推斷,搬遷過來也應該有好些年頭了吧!殷萬法和他是住在一個灣上的。
還有一家殷為要叫大公,不過已經過世多年了,老房子被賣給了殷萬法,而這個素未謀麵的大公的後人,也不知道搬到哪裏去了,在殷為記憶中,從來沒有見到過。
兩父子沿著河邊的大路走著,殷為很是開心,這是他第一次進城。
沿路不時會遇見認識或不認識的,認識的就停下來打個招呼,客套幾句;不認識的,相看一眼,然後就各自埋頭繼續趕路。
這裏有一座橋,叫甘家橋。
甘家橋這段河水很深,橋卻建的比較矮,所以不像譚家橋那樣,船可以直接從橋下穿過,所以要是想去龍安鎮趕集的話,就隻有走路了,橋的左邊方向,大馬路直走約半個多小時就是龍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