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

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裏人就這樣和我說過。而且他們總是在思想上教育我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就這樣,在這種幾近是洗腦的教育下,我度過了自己的小學時光。

在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很窮,要是你家能出個大學生,那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而我也成功的被父母灌入了考大學是我們農村人出人頭地的唯一方法。而我的大舅就是個例子,所以我的家教比較嚴,而且壓力是比較大的,畢竟楷模就在身邊。

每次考試我都會拿滿分,即使如此,可是從沒有被誇獎過,在他們眼中,這是理所應當的,可是我若是考的不好了卻是要被打上一頓的,每次反嘴都會換來更重的痛感。這樣的反差,我不知道那時的我為什麼會接受,不過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和家人說過心裏話,因為我會害怕。

我記得有一次,試卷上有著附加題,那是額外算分的,不過那種題目是很難的,至少當時的我是這麼認為的。我也是很努力的解著題,隻是我的腦袋卻不給力,沒有答出來,可是高手在民間啊,有人做出來了,而且對了,雖然我考了一百分,可是卻不是最高的。

父親問我這道題有人寫出來沒,我可不敢說瞎話,說:“有人寫對了。”於是父親就說:“有人做對了,你怎麼沒做出來?”

我立馬很有底氣的說:“他是全班第一,做對很正常啊。”

父親卻說:“全班第一就能做上來,你就不行嗎,人家也沒比你多長個腦袋,怎麼人家行,你就不行,還不都是一樣的老師教的,你為什麼就不會?”

當時我卻是很難理解,第一名一定是比我強的,這是很正常的啊,別的卻是沒有腦子去想了,直到有一次我考了全班第一,我才知道,我並沒有一點變化,我想象中的東西一點都沒有,我還是要用別人玩的時間寫作業,預習,複習。這讓我很是受傷,因為我以為考了第一以後,我就可以和同學們一起玩了。

因為總是會被父母打,所以我不敢亂做事,因為做錯了,是很受傷的,我也很少出門,因為學業大於天。所以我對周圍的領居幾乎全部不認識,每次遇到了我都是低著頭迅速離開。於是村裏人就說我是悶種(不愛說話,內向的人)。而我的父母卻是很能說,到哪兒都能說上一會,所以家裏經常會來人玩,他們總是會說我這樣不好,要像誰家的某某學,要不然,將來連媳婦都難說。

對於他們的話,我也是認真的聽著,不過我卻從沒有改變過。因為聽他們說話是我增長知識方法。

不過對於說媳婦,我卻是覺得他們多管閑事,我爸媽一直都是和我說不能早戀的,要以學業為重。而我也很聽話的不早戀,在學校我甚至都沒和女生說過話。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是懂了很多東西;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人類卻是在不停的退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