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的臉色瞬間變得猶如死灰一般,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然而,當他腦海中浮現出國內那錯綜複雜、危機四伏的局勢時,心中雖有萬般不願,卻也隻能咬著牙關,強作鎮定地回應道:“好,既然如此,小臣這便速速啟程回國,將此事如實稟報給吾王。”說罷,他不敢再有絲毫耽擱,腳步匆匆如疾風般離開了宮殿,隻留下一道略顯狼狽的背影。

隨著使者身影的遠去,原本莊嚴肅穆的大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短暫而凝重的沉默之中。大臣們麵麵相覷,誰都不敢輕易打破這份沉寂。

就在這時,隻見楊婧蓮步輕移,緩緩走到張無忌身前,輕聲說道:“無忌,依妾身之見,那羅刹國恐怕未必會心甘情願地應允我們所提出的這些條件啊。”

她蛾眉微蹙,美眸中流露出一絲擔憂之色。

張無忌聽後微微頷首,表示認同楊婧所言,緩聲道:“愛妃所言極是,不過即便他們心懷鬼胎,此番舉動至少也能讓其知曉我大明王朝的赫赫聲威不容小覷,絕不是他們可以隨意輕視冒犯的。”

他的聲音不大,卻透著一股無形的威壓,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數日之後,那位去而複返的使者再次踏入大殿。與上次不同的是,此時他的臉上滿是愁苦之色,一副左右為難的模樣。

隻見他深吸一口氣,鼓足勇氣開口說道:“尊敬無比的大明陛下,關於貴國要求將大明文字和語言列為我國官方語言這一條款,吾王之態度實在有些……有些猶豫不決啊。”

說完,使者低下頭,不敢正視張無忌那冷冽的目光。

張無忌聞言,眼中寒光一閃而過,冷哼一聲道:“哼!看來他們終究還是未能真正看清當前的形勢。莫非真以為朕會心慈手軟不成?”

話音未落,殿中的諸位將領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怒火,紛紛請纓出戰:“陛下,既然那羅刹國如此不識好歹,不如咱們即刻發兵,直搗黃龍,一舉將其徹底征服!也好叫天下人都知道膽敢忤逆我大明者將會落得怎樣悲慘的下場!”

一時間,群情激昂,喊殺之聲響徹整個大殿。

麵對眾將洶湧澎湃的戰意,張無忌卻是不慌不忙地抬起手來,示意大家稍安勿躁。待眾人重新安靜下來後,他才朗聲道:“諸卿莫急,一切皆已在朕的掌控之中。傳朕旨意,所有人依照原定計劃行事,兵分三路進擊羅刹國。至於你嘛”

說到此處,張無忌突然頓住,目光如炬地緊盯著麵前的使者,嚇得後者渾身一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求饒起來。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我自願退出羅刹國,加入你們大明。”

張無忌冷冷地看著,跪地求饒的使者說道:“既然你有心歸附,朕便給你一個機會。但你若敢有二心,定斬不饒!”

使者連連稱是,感激涕零。

隨後,張無忌按照計劃,兵分三路,浩浩蕩蕩地向羅刹國進發。

一路上,大明軍隊士氣高昂,勢如破竹。所到之處,羅刹國的軍隊紛紛潰敗。

而在羅刹國內,國王得知大明軍隊已經兵臨城下,頓時驚慌失措,滿朝文武也都亂作一團。

“這可如何是好?當初就不該猶豫,答應大明的條件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國王懊悔不已。

然而,此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張無忌已經率領著三路大軍,紛紛包圍了羅刹國的王都。

王都之內,人心惶惶,百姓們緊閉家門,街道上空蕩蕩的,彌漫著絕望與恐懼的氣息。

大明軍隊的營帳中,張無忌正與諸位將領商議著攻城之計。

“陛下,如今羅刹國國王已成甕中之鱉,我軍士氣正盛,不如即刻攻城,一舉拿下。”一位將領拱手說道。

張無忌微微搖頭:“不可操之過急,王都城牆堅固,若強行攻城,我軍亦會傷亡慘重。先派使者進城勸降,若國王願意歸降,可免城中百姓生靈塗炭。”

使者奉命進城,羅刹國的國王,也高興的接待了使者,畢竟他也想和平的結束戰鬥。

結果一見麵,羅刹國國王愣住了,這不是他當初派遣到大明的使者嗎?怎麼到現在才回來?

“你不是我羅刹國的使者嗎?為何你才回來?”有大臣不解的開口詢問。

“大膽!放肆!我現在乃是大明的使者,你見我居然敢大呼小叫,信不信我大明的陛下誅你九族?”使者趾高氣揚的開口。

從前他在羅刹國的時候,處處被人欺負,今天他可算是狐假虎威了一把,當然要可勁的展示自己的優越感。

“你……你!”羅刹國的大臣氣急,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你什麼你?我就問你們一句,投降還是不投降,我家陛下說了!你們隻有這一次機會,要是還不投降的話,後果自負!”使者不屑的掃視了眾人一圈。

羅刹國國王麵色陰沉,心中惱怒不已,但眼下局勢對他極為不利,隻得強壓怒火問道:“若我投降,大明皇帝會如何處置我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