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素素這話其實沒毛病,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人家打不過你不會下毒嗎?不會偷襲嗎?所以說做人還是低調一點的好。

“孩兒記住了!我這就找來布條,將倚天劍纏的嚴嚴實實的。”張無忌連忙點頭稱是。

半小時後,張三豐處理好了武當一切事務,和背著倚天劍的張無忌,就下了武當山。

路上張三豐忍不住笑罵道:“你這孩子心眼也太實誠了,把倚天劍裹得和粽子一樣,未免有些太過了。”

張無忌看著背上,裹得如同木乃伊的倚天劍,也是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腦袋。

“哈哈!師公說的對!我這也是以防萬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你這孩子!真是人小鬼大的。”張三豐無奈的搖了搖頭。

從武當山到昆侖山的直線距離,起碼也要三四千公裏,實際路程隻多不少,在地圖上看隻不過很近的一點距離,真的跑起來可以累死人。

張無忌終於能理解,為何六大派非要剿滅明教不可,光是這一來一回的路程,少說也要跑個一年半載,還不夠折騰人的!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原本就是起個哄,結果越走越氣!越走越氣!走了小半年才到,後來幹脆一不做二不休,不滅明教光明頂,難消六大派的心頭之恨。

三天時間轉瞬即逝,張無忌和張三豐決定乘船走水路,沿著長江逆流而上,這樣能夠節省大約一半的行程。正當他們準備起航時,突然傳來一陣騷亂聲。

張無忌定睛一看,隻見四名黑衣人正在追殺一名抱著孩子的中年人。他本來並不想插手此事,但聽到那中年人大聲呼喊:“我是明教的常遇春!還請船上的兩位英雄救救我和我的少主。”

聽到這話,張無忌心中一動。他知道明教與自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畢竟自己的外公和義父,都是明教的四大護教法王。

而眼前這位被追殺的人竟然是明教的常遇春。要是不救的話於情於理也說不過去,所以他毫不猶豫地施展輕功,躍上岸打算去幫助常遇春。

隻見張無忌出手迅速,七傷拳剛猛而霸道,瞬間便打倒了兩名黑衣人。

剩下的兩人見勢不妙,連個屁都不敢放,急忙轉身逃走。張無忌並沒有追趕,而是查看常遇春和孩子的傷勢。

“少俠我不礙事,快救救我家少主啊!”常遇春急忙將懷裏的三歲孩童,遞給了張無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