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尋死與求活(2 / 3)

在四樓家中,王軍躺在床上,默默的看著天花板,他知道高考沒考上,家裏最終是把他送到一個私人辦的成人製的大專讀了個財務專業,怎麼辦?是重新走一次曾經走過的路,還是不重新走?可現在有什麼辦法不再走前生走過的路?91年什麼都沒有!王軍也是後來才知道父親在6月的時候已經從廠長的位置上下來了,沒有機會靠著父親在位時,倒騰點什麼,母親明年就要被那些人逼著退休,大哥會辭職,離開工廠到外麵打工,二哥才進廠。現在的時間,什麼技術都沒有,彩票也沒,股市也沒錢進去,世界杯**也沒有,本錢也沒,不,想想辦法,應該有辦法。

王軍煩躁的在房間裏來回走動,“既然重回到以前,知道的東西多,這就是機會,這也就是自己唯一能夠掌握的,隻要把握住就不會再重走前生的路。否則,就會再回到人生的一個原點,不做出點什麼,那就不是愧對誰或是什麼的簡單的結果了,就會如古語所言,“天予不取。必遭天譴”。現在的關鍵是第一桶金怎麼弄回來。如果沒有成功得到第一桶金,也許說不定下場會被打落得更加淒慘,哪會是什麼結果,難道比前世還要慘?遭受天譴?天譴是什麼——孤苦伶仃,獨自漂泊?家破人亡?身首異處?父母…王軍不敢再往下想這些,想得心都有些害怕,渾身上下都有點不寒而栗。怕,不!是很怕——!怕自己的錯誤或者失敗,連累到父母。艸,難倒失敗還要禍及妻兒父母,這是對自己的懲罰麼——

第二章決定和保證

“媽,我想借點錢。”既然決定了,那就先賺取第一桶金,這樣以後就有保證了。

家還是和記憶中的情況一模一樣,沒有半點差別,趁著父親出門的機會,王軍向母親陳靜蓮說出了重生後的第一句話。

母親和父親都是特殊時期前60年代畢業的財大本科生,是同學,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繼續上大學是他們的願望,也一直教育著他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母親看了自己的小兒子一眼沒有說話,停下手裏的報表,然後說:“要借多少?”

當然是越多越好!”

“你要做啥子?”

“我想做點生意,總好過在家裏沒事幹”王軍不敢說出去玩,因為這樣也借不了多少錢。

“做啥子生意?”

“電子產品,我準備到GD去一趟,進點電子產品,然後拉回蜀都賣。”

陳金蓮看著王軍沒說話,過了幾分鍾,說:“你跟你父親說了沒有?”

“沒有。我想先跟你說,然後再和父親說,這次高考我心裏很清楚,總分上不去,進不了原定的學校,所以你們的同學也幫不了,與其這樣不如我先出去跑一趟看看,再說以後的事。”王軍狠了狠心說道,王軍知道他是這個家最小的孩子,排行第三,上麵有兩個哥哥,他們在以後的幾年時間裏都在這個軍隊工廠上班。父親最喜愛的是長子王城,次子王健現在讀蜀都科技大學的成教班剛畢業,,回到工廠上班做技術員。現在家裏外公外婆還活著,生活很緊湊,隻靠父母的每月不到3百元工資,兩個哥哥每月總共隻有80多元工資,就這點錢供養7個人。為了不走前生路,隻有發狠改變這一生曾經或者將來要走的路。

“家裏的情況你知道,就這個樣子,你把錢拿去了,一大家子人還要不要吃飯啊。”

“媽,那就麻煩你幫我借一點嘛,有多少就借多少,能借好多就借好多,最好就是最近幾天,你也可以了解一下那些電子產品,我們這邊,包括蜀都這邊都沒有這樣的產品。”

王軍知道家裏實際上已經給他準備了讀那個私人辦的大專學費,大概有3、4千元錢,如果在能夠借到個1、2萬元,那麼這筆錢足夠他賺取第一桶金,蜀都有足夠空間容納這一批電子產品,因為現在這邊很缺少這樣的貨,擁有的人都是到沿海出差,或者親戚額朋友帶回來的。而像他這樣的發貨過來銷售,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沒有競爭對手,隻要價格合適不愁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