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柳若不滅,宋山飄搖(4)(1 / 2)

隻不過當時“柳非今生”四個字裏,“非今生”這三個字他並未參透,直到十幾年後柳月兒回到了汴京城,還進了皇宮。

她那與眾不同的氣息,卓爾不凡的靈動,超凡脫俗的性格,不僅僅是大宋朝,就連契丹國,大夏、吐蕃、大理、任何一個過度的女子身上都不曾有過,惹得趙禎失了心神,不能自拔。

那時八賢王便懷疑,這柳月兒如此的與眾不同,莫非她不是今生的人,是另一個世界來的,或者若幹年前,或者若幹年後來的?

不管怎樣,看到趙禎為了柳月兒在暗中失魂的表現,八賢王便知道這柳月兒不能留,不然趙禎會很難在這風雨飄搖中得到的趙家江山,和柳月兒之間做出選擇,於是八賢王便指派了數次對柳月兒的暗殺,卻都被趙禎識破,並保護。

且柳月兒在沈讓的幫助下查到了幕後黑手就是八賢王,想著將其滅了,卻因升國公主的參與將事情惡化,又因沈易蓮的出現,造成柳月兒與沈讓逃脫。

最終趙禎的三個皇兒,趙昉負氣離開皇宮,趙昕和趙曦被牽連的夭折,以至於讓在腥風血雨中穩固下來的大宋朝,連個繼承皇位的自家人都沒有,故此才有可能引起各個皇族之間的儲位之爭,引得江山飄搖。

那時八賢王才參透,道士所謂的柳氏不是指柳太尉,而是指柳月兒,這近四年之間,他無時無刻都想著滅掉柳月兒,趙禎卻處心積慮的阻止他。

再說趙禎也是一名心係家國的明君,卻沉陷在對柳月兒的情愫中無法自拔。

當年趙禎就因為讓柳月兒在契丹太子來使時陪過一陣子,來換取減免每年對契丹的五萬量歲幣,而令百姓生活的鬆坦一些,江山自然能更加穩固一些,趙禎便每日隱忍痛苦,以至於意誌消沉過很長的時間,不過作為堂堂一國之君,每到日出東方,趙禎便將那些痛,隱藏了起來。

這近四年間,趙禎總以契丹國願暗中每年奉上十萬歲幣為由,來護著柳月兒的安慰,而這一切柳月兒又怎能知道?

“你隱匿在大宋與契丹交接花望林的那三年多,本王一早就想取了你的性命,將你結束在那裏。可我那傻兒是個癡情種,他這半生從未對哪個女人如此親盡全力過,唯獨為了你,阻止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暗殺,不惜與我針鋒相對才能保全你的性命。再者契丹每年暗中的十萬歲幣也隻能換來你多幾年的活頭而已?不然,你以為本王很在乎那十萬量歲幣?哼哼!笑話!”

月兒腦中有片刻的搭不上旋兒,八賢王這一席話讓她知道了兩個天大的,並且是她毫不知情的秘密。

第一,八賢王居然將趙禎稱為“我那傻兒”,他居然是趙禎的親爹?曆史老師不是講趙禎從小在八賢王家寄養的嗎?趙禎不是敬重八賢王為半個父皇嗎?真正的趙禎又在哪裏?

難怪當年劉太後會執政朝政,會將趙禎當做傀儡,會像武則天一樣手握重權,原來如此。

八成劉太後早已知道此趙禎並非當年送到八賢王家裏寄養的那個趙禎,所以才會做了一名看守趙家江山的好兒媳,卻也定是因顧慮八賢王的實力,擔憂由於她的質疑而造成更大的殺戮,葬送更多無辜的人命,而不敢將那些實事暴露,最終落個降名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