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關東女俠(浪跡天涯)(1 / 1)

1911年秋,對中國來說,是革命的也是動亂的歲月。當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率先在武昌取得勝利之後,江西、山西、雲南、上海、貴州、安徽、廣西、福州、廣東各地革命黨人紛紛舉事,各相呼應。在東北,奉天遼陽、遼中、鳳凰、莊河、複州等地的民軍迅速發展,聲勢浩大,迫使東北三省的清朝地方官吏不得不宣布半“獨立”,借以應付岌岌可危的局麵。

東北民軍是由抗俄的民眾組織聯合起來的。留日學生張榕、朱錫麟、丁開嶂等自日本棄學歸國,至遼東募兵,號召“拒俄自立”。張榕倡辦東三省保衛公所,組織“關東保衛軍”,參加者達數萬人。朱錫麟創立“東亞義勇隊”,與俄軍作戰。丁開嶂發起“抗俄鐵血會”,發布檄文,曆數沙俄侵略我國的滔天罪行,決心與沙俄血戰到底。當南方的辛亥革命槍炮聲響起的時候,這些分散的抗俄組織又大都聯合起來,響應革命。

在民軍組織聯合之初的某一天,有一對中年夫婦,來到了民軍的奉天總指揮部,要求參加革命。那女士中高個頭,墩實身材,飽滿的一張鵝蛋臉,麵霞眉黛,秀美裏透出逼人的英氣。隻由於仆仆風塵,使那張漂亮的臉蛋罩著一層倦意。她身著一套素色波蘭連衫裙,這種裙裙身寬大、腰部收緊,前麵裙身從腰部垂下,背後從兩側吊起,組成了三大圈。腿上棕色長襪,穿一雙高跟鞋。這套衣著,對於早寒的東北,略已不相宜了。而且,這顯然不是中國城市女子的穿著,所以從這穿著氣派來看,她竟象個西方美人。那男士則要比她高出半頭。他穿一身咖啡色西裝,略緊身的衣服裹著健壯的肌體,顯得男子氣十足。不過,從碧眼金發來看,他分明是個外國紳士。

民軍參謀長接見了他們。

“請問二位是何國使者?求見總指揮為了何事?”

參謀長的表情冷冷的,一派身臨外交談判場合的勁頭。他以為對方不是沙俄方麵的來人,也當是英美等國的使者。

那女士落落大方,將手一伸,指向男士,用純熟的中國話說道:“這位是我的丈夫,奧奇契金,波蘭人;我本是張家口人士,出國前曾住在奉天西關。我們是專程從美洲趕回來參加革命的。我叫鄧劍娥!”

當她的芳名剛從嘴裏吐出,參謀長還未答話,一位旁邊站立的參謀竟率先驚叫起來:“啊呀,你是鄧劍娥?關東女俠?”

鄧劍娥的名字或許是少為人知,但“關東女俠”的名頭實在太響亮了,尤其是在奉天這一帶。因此,當參謀一叫出綽號,參謀長立即一改冷漠的態度,連忙從辦公桌前的座位上站起,快步走上前來,握住了鄧劍娥的手,熱情地喊道t“您原來是關東女俠,失敬失敬。”

鄧劍娥笑意微簾,臉上現出兩個淺淺的酒窩:“謬獎,謬獎,徒具虛名而已。”

“歡迎!歡迎你們來為中國革命效力。有你們參加,民軍就如虎添翼了。可喜!可賀!殷參謀,”參謀長命令方才驚叫的那個參謀你快去報告總指揮,說有貴客光臨,請他出迎!”

“是!”殷參謀連忙行了個軍禮,奔向後院。

奧奇契金與鄧劍娥就這樣,留在民軍參謀部裏任“參謀”之職。但凡有危險的單獨執行的偵察任務,鄧劍娥總是搶先受領,?而但凡與沙俄打交道的外交使命,奧奇契金也當仁不讓,夫婦倆,在不長的時間裏為民軍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這段時間裏,孫中山的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了,革命軍開始北伐了,而革命的危機和憂患,又與革命如影如隨。······

未及一年,奧奇契金思國心切,鄧劍娥又戀夫情重,夫婦倆辭去參謀之職,準備奔赴波蘭。民軍指揮部備了一桌豐祥的酒宴,為她們倆錢行。酒至三巡,頗有豪量的鄧劍娥已經兩頰酡紅了。殷參謀傾身過來,問女俠去波蘭後的打算和誌向。

鄭劍娥目光炯炯,“誌向嘛?三年之內,謀一個異國人在波蘭當第一任女大總統是也。”

垡在她身旁的奧奇契金吃了一驚,不知是她的這一誌向第一次向他透露,還是不該在宴會上說出,奧奇契金急忙用波蘭話說道:“劍娥,你、你莫不是醉了?”

“沒醉沒醉,或者,是當第一任大總統的夫人,哈哈哈哈。”她環目四顧,一派豪氣,傾瀉無遺。

自那以後,人們就一直再未聽到鄧劍娥的任何消息,未知其壯誌果能遂願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