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臥龍得遇明主(1 / 3)

諸葛亮和劉玉坐而對視。

劉玉悠然地衝著茶水,諸葛亮也是十分瀟灑地看著,兩人都在默默地裝著逼。

“孔明啊,你對朕的治下有什麼看法啊?”劉玉一邊倒茶一邊道。

諸葛亮微微一笑,劉玉這是對他的考驗了。

“朝廷之中百姓安居樂業,陛下一統下,重振漢室。”諸葛亮很官方地道。

劉玉對這個答案十分的不滿意,道:“孔明,你應該明白朕的意思。朕需要的是實話。朕曾經一句話,自古多是讚頌之君者,幾乎是半個昏君。朕不是那種隻聽好話的人,朕要是實話。”

劉玉每都在朝廷之中聽到了無數的歌功頌德之聲,對這些聲音已經感到了厭倦。他知道在眼下這個時候,隻有警告他的言論才是他最需要的。

諸葛亮沉默了一會,他在想著劉玉這句話的意思,君王的心思最是敏感,特別是強勢的君王,一旦摸不準他的心思,恐怕會招來殺身之禍。

諸葛亮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把自己的見解了出來,道:“陛下英明,草民就一下自己的膚淺之見。”

劉玉點點頭,他就是想聽聽不同的聲音。

諸葛亮沉吟了一會後,道:“陛下的實力已經超越了下間所有的諸侯,一統下隻是時間的問題。但陛下卻有幾個隱患。其一乃是壽春建安帝。曹孟德不斷敗退,可是卻洗去糟糠,凝聚了精華,這也是曹操敢全力固守豫州的原因。陛下即便發動全力攻擊豫州,其結果也隻能和兗州一樣。”

劉玉聽得直點頭,諸葛亮的這個法,陳宮和沮授、田豐都在他麵前提起過,在沒有解決兗州困局的時候,是不能對兗州進行大規模的進攻。

“其二,下諸侯無法抵抗陛下,享受過至高權力,生殺大權的滋味後還會放棄的,能夠做到這一點幾乎都是世上頂級的君王。草民觀下的諸侯,幾乎沒有一個可以做到。下諸侯無法單獨抵抗陛下,那麼必定就會聯合起來。曹孟德與江東的孫策之間的聯合就證明了這點。”諸葛亮繼續道。

“那麼朕該怎麼去做?”劉玉問道,他很想聽聽諸葛亮的解決辦法。

關於這個問題,軍機處給出了很多方案,隻是劉玉都沒有采納,不是軍機處給的計劃不行,而是每個計劃都有可取之處,讓劉玉很難選擇。

“草民有一個計策。先弱後強,逐個擊破!”諸葛亮道。

諸葛亮的辦法劉玉在軍機處那裏就看到過,司馬懿給出的計劃就是這個主題,於是問道:“如何先弱後強,逐個擊破?”

“與陛下敵對者,下僅存四人。曹孟德、孫伯符、劉景升、劉季玉。此四人割據四方,抗拒陛下皇威。曹孟德乃是四人之中最強者,其麾下有無數文臣武將,更擁有建安帝,雖僅有豫州一地,卻可與陛下分庭抗禮。陛下若是與曹孟德死鬥,大漢江山一統之勢或許還要晚上些時候。孫伯符乃是另一強者,孫伯符年輕氣盛,有霸王之勇,短短數年之間就打下江東,割據一方,甚至趁陛下與曹孟德互鬥之中,奪取了徐州廣陵郡。孫策麾下均是其先父部將或是年輕將領,又有張昭等老成謀國之人輔佐,加上大江之險,水軍強悍無比,由此看來,江東穩如泰山,其國內無亂像,恐無法入手。”諸葛亮話間,露出了指點江山的氣魄,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鄭

“曹孟德和孫伯符確實是朕的對手,想要擊敗他們確實不易。他們兩人是強者,那麼劉璋和劉表就是弱者了?”劉玉道。

“陛下英明!劉璋割據益州,為人性格懦弱無能,其部下多有不滿之意。張魯在漢中之時,劉璋便無法製約。若不是陛下擊破張魯,劉璋現在或許連劍閣關都奪不回。益州其地乃是府之國,高祖用其奠定大漢基業。可惜劉璋無能,多年來固守其地,若不是蜀道凶險無比,如今已經是陛下的座下賓了。”諸葛亮微笑地道。

“孔明的是,若不是蜀道難,朕早在多年之前進攻益州了。”劉玉肯定了諸葛亮的見解。

“而荊州的劉景升乃是難得一見的豪傑。當年孤身一人前往荊州,旬月之間平定荊州各郡,可見其智勇乃是同輩之缺中首屈一指。可惜劉表的成功太過順利,讓其野心膨脹了起來,導致後來四處碰壁之後,劉表經受不起這麼大的落差,變得沉迷於酒色。變成一個守護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