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講慈悲眾生,墨講代天行誅。
講代天行誅的墨家又主“兼愛”“非攻”說,而戒殺生的佛門又作“降魔衛道”論。
看來,聖哲都是深明“戰爭與和平”之奧義的。
在聖哲這似乎矛盾的說辭背後,依傍的是聖哲的山海般的濟世澤民襟懷
這就是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敬畏之至,可以刀劍行大慈悲,或代天行誅,或降魔衛道,其宗旨在捍衛有情眾生的生存之權。
然而,代天行誅,其說來易,其行來難。
代“天”、“道”或遵“天”、“道”及“君王”、“真理”、“道德”乃至“革命”的名義,以“行誅”,如果未明事情曲折之真相,“行誅"錯了後,其行誅者該如何自處呢?
是為勇士懦夫俠者侏儒凜然大丈夫與猥瑣小人心之一大分水嶺。
有感於斯,乃成此說部文字,以作誅心之篇。
謹序。
陳天下一九九八年夏